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

ID:53705129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6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_第1页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_第2页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_第3页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_第4页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GE16排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其CT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50例患者中,36例为良性肿瘤,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者□例,甲状腺腺瘤25例。14例患恶性甲状腺肿瘤。良性肿瘤边界、包膜完整,少有钙化;恶性肿瘤则往往边界不规则,易出现细颗粒状和不规则钙化,并易侵犯周边组织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鉴别价值。关键词:甲状腺良恶性肿瘤CT扫描鉴别诊断Doi:10.39

2、69/j.issn.1671-8801.2014.03.25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2-01甲状腺肿瘤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颈部肿瘤,可以采用超声波的手段来进行检查,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特异性,而螺旋CT不仅能够准确诊断,更能有效的鉴别区分良、恶性肿瘤。本文将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不种程度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以探究CT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50例,其中男

3、16例,女34例;年龄在38到70岁之间,平均53岁。1.2检查方法。检查仪器为GE16排CT,造影剂是优维显,依次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平扫窗宽450〜500HU,窗位为40〜45HU;增强窗宽450〜500HU,窗位为100〜HOHUo注意事项:扫描需覆盖全部甲状腺;扫描时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中央,并且充分暴露颈部;扫描过程患者禁止说话及避免吞咽[1]。观察指标:肿瘤的边界、密度、钙化情况、对邻近器官及颈部淋巴结的侵袭情况。2结果50例患者中,36例为良性肿瘤,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者□例,甲状腺

4、腺瘤25例;14例患恶性甲状腺肿瘤。2.1结节性甲状腺肿。此类肿瘤的CT表现主要为:局灶性增生,腺内囊性低密度影,呈弥散状肿大,与正常组织边缘不清。其中7例为多囊,半径为1〜3cm,囊壁边缘整齐光滑;4例为单囊。出现斑块样钙化的有2例,无患者出现周边器官及颈部淋巴侵袭。2.2甲状腺腺瘤。CT表现主要为:所有患者腺内出现低密度肿块,病灶直径为1〜3cm,边界清晰,甲状腺本身包膜完整;增强扫描后边缘明显强化。其中10例病灶较大压迫邻近气管至变形,2例出现斑块钙化影于病灶边缘,1例钙化为弧状,另16例双叶可

5、见病灶。腺瘤患者中有16例出现实质性肿块,增强早期有9例均匀强化,不规则强化的有5例,出现岛状强化的有2例;而延迟后均呈均匀强化。所有腺瘤患者均未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及周边组织侵袭情况。2.3甲状腺恶性肿瘤。CT表现主要为:所有患者腺内出现低密度肿块,且不均匀,直径为2〜5cmo病灶边缘不规则,有9例呈“蟹足状”改变,5例包膜中断。恶性肿瘤患者中有9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钙化o增强早期后有3例出现均匀强化,9例出现不规则强化,2例则强化不明显;延迟后14例患者病灶密度不均。恶性肿瘤患者中,9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肿

6、大,4例食管、气管受侵,且与病灶边缘不清。3讨论3.1甲状腺肿瘤发生的原因。甲状腺肿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的长期刺激,致癌物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综合作用。在癌变过程中,最初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继而形成腺瘤,最终恶化形成甲状腺恶性肿瘤[2]。3.2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3.2.1肿瘤的边界与轮廓。有文献认为,随着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病灶的边界会变得不规则乃至中断⑶,可以作为肿瘤发生程度的标志,判断良、恶性的依据。在研究当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病灶边缘均不规则,有9例出现了“蟹足状”改变,5

7、例甚至出现包膜中断;而良性肿瘤的两种状况则非如此,包膜均为完整。从病理学角度来说,不断扩增的肿瘤可以穿透包膜,浸润破坏周边甲状腺组织,形成“包膜节段征”。因此,通过CT观察到甲状腺肿瘤的边界与轮廓是否完整可以作为良、恶性肿瘤的判断依据。3.2.2肿瘤钙化。CT平扫可辨识肿瘤内的钙化灶。通常钙化是因为随着肿瘤细胞的快速生长,血管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钙盐沉积,从而出现钙化。研究当中,36例良性肿瘤出现的钙化的概率为8.3%,而恶性肿瘤钙化的概率达64.3%。因此当发生细颗粒状、点状和不规则钙化时可作为肿瘤

8、恶化的参考。3.2.3肿瘤强化的程度与方式。甲状腺肿瘤在CT平扫时大多表现为低密度,但病理机制却有差异。像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这样的良性肿瘤是由于病灶的玻璃样变,而恶性肿瘤则多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平扫一般难以反映两者的病理特征,增强扫描则可以明确特征。本研究当中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为局灶肿大,腺瘤出现低密度肿块,在增强早期有9例均匀强化,延迟后均呈均匀强化;1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增强早期后仅有3例出现均匀强化,延迟后所有患者病灶密度不均。其原因主要是甲状腺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