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倩教学反思.doc

魏文倩教学反思.doc

ID:53708115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魏文倩教学反思.doc_第1页
魏文倩教学反思.doc_第2页
魏文倩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魏文倩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反思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这篇课文是小学教材中并不多见的议论文类课文。目的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类型的文章,大致了解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的写作方式,以及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观点。本文思路清晰,脉络分明,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个观点。“只有勤奋才能对社会、对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上这节课前,我曾经想过几个不同的授课方式。按照课文顺序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进行,或者是提炼观点,随后进行内容分析。最后根据学生实际,我班的学生能够独立找到中心观点,对课文也能做详细的复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激发学习兴

2、趣首先,把课题《说勤奋》的’勤"字独立理解,再组’勤奋"—词。通过近义词的理解,能够掌握课题的“说"是"谈一谈,说一说"的意思。那么作者是怎么说,说了什么呢?学生很快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自读课文,初步探究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意思的一句话是什么?生很快画出这句表达观点的句子。把它和课文末端的句子并列讨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只有一生勤奋,才能对社会、对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学生自己讨论后的结果,知道设问句的作用,“只有"“一生"关键词的解读。此环节中我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自己提问显得比较繁多。三、精读课文,合作探

3、究课文中的两个实例,司马光和童第周的故事,我分别通过继续抓住关键词和文中文的形式来讲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对司马光也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这是不是就是司马光的全部呢?我引领着学生深入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理解的重点词,在读中体会司马光的勤奋。通过’小时候"“长大后"两个时间段的事例得知,他一直坚持,勤奋好学,终于完成了历史名著《资治通鉴》。童第周的事例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童第周是怎么刻苦努力,使得原本基础很差的他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一段通过学生的看、读、讨论,对文本深入了解。并通过两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总之,这节课使我懂得了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懂得了教学不能急于求成

4、,要真正做到循循善诱就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教材本身,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技能和学习习惯。我也会在今后的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身体力行,踏踏实实地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401班魏文倩2017年1月10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