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方案(王莹).doc

研修方案(王莹).doc

ID:53716222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6

研修方案(王莹).doc_第1页
研修方案(王莹).doc_第2页
研修方案(王莹).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研修方案(王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修主题:“关注生活、快乐写作”一、课题界定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通过课堂作文教学活动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写作中寻找快乐。“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平时多注意知识的积累,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较多地关注每一个细节,开发学生的情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二、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

2、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表达内容来自生活的需要,习作内容就是生活的内容。”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营造快乐的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学生飞出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俄国的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我知道的东西。”作文是把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习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入手。“习作是生活的再现”。自然界和色彩

3、斑斓的社会生活,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 综上所述,我认为习作教学只有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去贴近生活、感悟生活,他们才会想写、乐写,才会说真话,吐真情。鸟儿离不开天空,庄稼离不开泥土,鱼儿离不开河水,我们的习作教学同样离不开生活。三、研究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生活化,即在作文教学中,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要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

4、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单单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研究内容1、致力于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与发展。通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通过生活作文的研究来丰富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2、牢固确立作文教学的生活本源观——所谓“本源”,是指事物产生的根源。学生作文的本源是来自生活。“生活本源”,是指学生的作文来

5、源于日常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3、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4、生活作文评讲课的研究5、生活作文批改方法的研究。6、师生共同开展“大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7、教师要养成写下水文的习惯。一方面,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们的专业成长,让师生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成长。8、家校携手,形成合力。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自然中去,感知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6、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五、研究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10月)(1)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方案。(2)分析学生作文教学现状。(3)深刻领会方案的内涵。2、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6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主要工作安排:(1)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逐步构建作文教学模式。(2)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问卷调查、课题研

7、究课、教学沙龙、教学竞赛等。(3)做好中期阶段分析总结工作,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3、后期总结阶段(2012年7-8月)(1)根据中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的实验方案,继续做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作文体系。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2)组织课题结题,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学生作文集)。六、研究方法1、现状调查法: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授课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2、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资料,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3、行动

8、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4、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5、效果对比法:将实验前后情况作比较,以了解实验的成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