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pdf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pdf

ID:53727221

大小:243.8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0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pdf_第1页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pdf_第2页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3,41(33):12879—12880,12916责任编辑陈红红责任校对李岩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乔晓霞,李娇娜,杜凤,文涛(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l1130)摘要在综合分析电厂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根据泥石流灾害的野外实际调研资料,建立了本区内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评价因子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结合电厂的工程布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关键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防治对策;某大型电厂;综合指

2、数法中图分类号$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3)33—12879—02DangerAssessmentandPreventionCountermeasuresofDebrisFlowDisasterOIA0Xiao.xiaetal(Sichu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ofCommunications,Chengdu,Sichuan611130)AbstractBasedonanalyzi“gthegeologicalenvironmentbackgroundofthepowe

3、rfactory,andaccordingtothesurveyingofDebrisflowsdis-aster.theindexsystemofdangerevaluationofDebfisflowsdisasterwasf0und.thentheevaluationfactorswereselected,andusingcomplexindexmethodsthedangerofDebrisflowsdisasterwasevaluated.Last,combiningtheengineeringoverallarrangem

4、entofthepowerfactory,preventivemeasuresagainstDebrisflowsdisasterwereputforward.KeywordsDebrisflow;Dangerevaluation;Preventivemeasure;,rhecertainlarge·scalepowerfactory;Complexindexmethod1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特征1.1.4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强烈,毁林开荒,水土1.1形成条件流失严重,坡耕地平均冲刷0.5~2.0cm/a,年均侵蚀模数为1.1

5、.1地形地貌。研究区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地势西1.0万t/kin,这加剧了泥石流的形成。北至东南为由高到低地势。地貌单元属黄土梁峁和河谷阶1.2特征区内泥石流的形成主要以支沟汇流型为主,主地2种类型。黄土梁峁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梁多峁少,梁沟侵蚀型为辅。其大规模泥石流的发生主要依靠支沟发生宽约200~300m。水系发育,黄土剥蚀严重,大部分基岩裸的小规模泥石流汇入主沟,并在汇流过程中沿程侵蚀搬运主露,沟谷多下切至基岩,横断面一般在沟口呈“u”或“V”字沟道的松散堆积物而成,各泥石流沟的分布如图1所示。其型,从梁、峁的分水线至沟底的相

6、对高差较大,一般在100~具体特征见表1。200m。沟谷的沟坡一般50。~80。,沟谷顺直,纵坡降较大,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地形地貌条件。回厂区位置1.1.2物源条件。研究区内砂泥岩互层,砂岩节理裂隙发田危险陆小区育,泥岩风化较为强烈,造成上覆砂岩出现临空面,崩塌、滑坡(滑塌)在沟谷两侧较发育,这些堆积物及冲沟底部松散堆r'a-3危险I生中等区积物,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回泥石流沟及编号1.1.3水动力条件。降雨量是水动力的主要来源,也是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素。厂区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9

7、月,年平均降水量为453.1mln,年最大降水量849.6innl(1967年),年最小降水量199.6toni(1965年)。降水多为中雨、大雨或暴雨。最大降0100200m水量为136mm/d、43.4mm/h、24.6mm/min。上述降水强度J..JL.一为该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水动力条件。图1研究区泥石流灾害分布示意表1泥石流灾害特征调查统计作者简介乔晓霞(1980一),女,辽宁本溪人,讲师,硕士,从事环境地2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质方向研究与教学工作。2.1评价模型以泥石流危险性指数为指标,量化泥石流收稿日期2013—10-23

8、12880安徽农业科学危险程度,各泥石流沟的危险性综合指数计算模型为:d=泥沙补给段长度比;为24h最大降雨量(1nln);Z。为流域10内人口密度(人/km2)。泥石流沟的十大因子取值则构成一∑Gz×A(0≤Rd≤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