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

ID:53727222

大小:285.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_第1页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_第2页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_第3页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2期土工基础Vb1.27No.22013年4月SoilEng.andFoundationApr.2013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其防治余松华,魏琪,刘军勇(1.迪庆州交通运输局,云南迪庆州674400;2.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65)摘要: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特征、泥石流易发程度判定与危险性等级评定,介绍了泥石流防治各种工程设施与设置技术,可为我国的泥石流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泥石流,形成条件,特征,易发程度判定,危险性等级评定,防治工程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

2、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152(2013)02—0111O4势能。1前言良好的水动力条件:泥石流发生一个关键的条件就是水动力,坡面或沟谷能在瞬间或者短时间内泥石流是指山区或者其他山谷沟壑、地形险峻将水汇集,且具有较高的流水速度,流水速度应该能的地区,由于暴雨、地震等引发形成的由大量泥沙、够将松散固体物质、甚至片、块石等大直径固体物质石块等松散固体物质和水体混合构成的一种特殊洪移动,具有较强的水动能、势能和冲击能力。流。泥石流具有突发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来源:发生泥石流的坡面量大

3、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和沟谷应存在大量的松散堆积物,泥石流地区沟壁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近常常发生坍塌和滑坡,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年来,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l1],如:四川8.13特大松散物质。特别是地震区,在地震后的山区更易发泥石流(2010)、甘肃8.7舟曲特大泥石流(2010)、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如:2010年四川大部分地区普南贡山特大泥石流(2010)、北京特大暴雨山洪泥石降大雨,汶川大地震的绵竹市清平乡、汶川市映秀镇流(2012)等。根据工程实践,本文对泥石

4、流形成条和都江堰龙池镇诱发了8.13特大泥石流灾害,其原件、特征、危害评价以及预防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因就是山区沟谷震后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和论述,以期能够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2.2泥石流特征为我国防灾减灾提供一份绵力。(1)搬运模式根据沟谷的形态和固体松散物的分布规律,其2泥石流形成条件及特征搬运模式可概括为下图:2.1形成条件区糯蠹:恒::围蚓泥石流是松散土体、泥沙、石块等和水的混合体形成流通堆积在重力作用下沿自然坡或沿压力坡下泄的流动体。泥石流的发生需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有利的地图1泥石流

5、搬运模式形、良好的水动力条件和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来源。(2)泥石流特征在这三个条件的特定组合下,泥石流才得以产生、发泥石流的流态受形成区地形、流通区的沟道特展,引。征、固体物质量和降雨量的控制,具有汇流快,洪峰有利的地形:山区、冲沟路段、沟壑区易发泥石大的特点,沟内泥石流的流态呈紊流形态。暴雨发流,这些地区具有陡峭的地形条件,汇水面和沟谷具生后,洪水携带大量碎块石,在沟内快速流动,带动有较大的高程差,为泥石流形成和流动提供足够的沟底块石滚动,对下游坡面、耕地、房屋建筑、公路铁收稿日期:2Ol2—08一O7作者简

6、介:~(1977一),男,傈僳族,云南省迪庆州人,本科,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管理、设计工程造价。土工基础路具有较大甚或毁灭性的破坏。保持政策,禁止乱砍乱伐、开荒种地、过度开采地下资源或开挖山体等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的人3泥石流易发程度评判与危害性分级类活动。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坡面绿化,实现生态和经济和谐发展。生物工程主要目的是控可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制泥石流物源来量,减少水土流失,稳坡和控制固体T0220—2006》15项影响因素进行易发程

7、度数量化物质补给与防止沟道下切及沟壑发展,调节水量,控综合评价l7],(表1)。制泥石流的形成。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生物防治表1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综合评判等级标准表采用的物种应是当地易于生长的物种。是与非的判别界限值划分易发程度等级的界限值(4)加强泥石流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当等级标准得分N的范围等级按标准得分N的范围自判地人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山区区域极易发116~130性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报系统。是44~130易发87~115轻度易发44~864.2防治工程技术非15~43不发生15~4

8、3防治工程主要是通过修筑工程设施以跨越、排导和拦挡泥石流,从而避免或减少泥石流对公路及泥石流危害性按照泥石流灾害一次造成的死亡其附属物的安全威胁,目前公路工程泥石流防治工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跨越工程、排导工程和拦挡工型4个灾害等级(表2)以及对潜在可能发生的泥石程等。流,根据受威胁人数或可能造成的损失划分为特大(1)跨越工程型、大型、中型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