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

ID:53738333

大小:439.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1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_第1页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_第2页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_第3页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_第4页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148—153页“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刘方政摘要:“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具有非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包括普通国民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消费、文学的策划和传播、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深入展开“当前社会文学生活”研究,能够丰富文学史写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拓展新生面,使文学研究更完整、更全面、也更具活力;有助于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关注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可以为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的参照。关键词:文学生活;文

2、学阅读;社会大众;人文关怀“文学生活”既是文学的阅读、接受和消费问题,又是美学、文学理论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文化生活、精神结构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诸多层面,既是文学史写作和文学理论研究长期忽视了的领域,又是当下社会生活要求文学研究者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一论题在相当程度上关联到当下社会的文化生态、精神现状、审美取向和文学创作之间错综复杂而又互动互助的关系。换言之,“文学生活”是一个既具有文学史意义和文学理论意义又具有文学实践意义的命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温儒敏先生立足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和文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以

3、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这一命题,值得我们深入而系统地进行研究。自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代初的3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基本上照搬前苏联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尺度界定作家的世界观和阶级立场、探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方法,以无产阶级标准衡量作品内容有益还是有害。1980年代中期,欧美文学研究的各种新主义、新理论纷至沓来,结构主义、文本主义、语言分析、心理分析、新批评⋯⋯打破了社会学研究的一统天下,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研究局面。1990年代至本世纪初年,植根于新历史主义的文化研究风靡学界。上述方法都从不同层面对中国现当

4、代文学研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它们却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其一,局限于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评说,只是在作家作品——批评家、文学史家的相对封闭的圈子里进行“内循环”,基本不关注社会大众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譬如普通读者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文学如何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作家作品如何渗透到当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及怎样影响和制约人们的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等等。即使是关于现当代文学的“接受”研究,也无非是对作家作品引起的评论或争论进行线索梳理与逻辑整合,只关注文学从业者的“接受”而很少甚至没有照顾到普通读者的“接受”。其二,现当

5、代文学研究与文学史写作所采用的材料一般是批评家与评论者的言论,很少关注并采用普通读者的反应。其实,社会大众的阅读感受最能反映作品的实际效应,理应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虽然他们的阅读感受是零散的而非理论形态的,但却最真实,是研究者进行逻辑归纳和理论提升最充分最能说明问题的原始材料。这两个方面的缺失便是“文学生活”概念提出的学术前提。收稿日期:2014一。卜1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28LZD168)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方政,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文学博士(济南250100)。148“文学生活”概念的提出、内涵及意义其次,从学风上说,当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学科建设缺乏活力,存在着脱离实际、硬套理论、陈陈相因等弊病,尤其是在量化要求管理的限制下,忽视了对活生生的文学现实的关注,没有形成与文学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三,在文化产业化的大环境中,文学刊物的发行、文学书籍的出版和文学网站的建设势必追求利益、利润的最大化,文学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挑战,现实急切需要将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纳入研究视野。因而,文学研究拓展到作家作品之外,更广泛地认识

7、文学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消费状况,便显得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文学生活”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概念,是由温儒敏2009年在华中师大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6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来的,他“建议学者们像‘田野调查’那样深入读者群的‘田间地头’,了解读者如何看待作家、作品。”①他在《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一书中认为,近百年来形成的现代文学新的传统,已经渗透到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和审美方式,成为当代文学/文化发展的规范性力量。必须重视研究这个“小传统”,并探讨了鲁迅、张爱玲

8、等经典作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2012年1月10日,温儒敏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专论《关注我们的“文学生活”一一寻找阅读与研究的源泉》,更加鲜明地提出并阐述了“文学生活”这一概念,提出文学阅读与研究应当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文学生活”概念提出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引起学界较为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理论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