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

ID:53747400

大小:1.0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22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_第1页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_第2页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_第3页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_第4页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朱万曙内容提要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徽州图景表现为山水、乡村、财富、书香世界的叠印,徽州男人大多具有崇“德”、好“文”、豪侠的文化风貌,徽州女人则知书达理、任劳任怨、遵从封建伦理。这些徽州图景给予我们三重启示:文学图景和现实图景相对应、文学图景因现实图景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文学图景和地域文学存在着交叉关系公元1121年(宋宣和三年),歙州改称徽州,文学界对徽州的研究还方兴未艾。有基于此,本下领歙县、休宁、黟县、绩溪、婺源、祁门六县,文试以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作为探讨内容,这当地人习惯称“一府六县”。从此,“徽州”府以既是从文学研

2、究的视角对“徽学”的丰富,也是及“一府六县”的建制一直沿袭到民国年间,其试图从文学图景的视角展开的对地域文化的解读,间婺源县被划归江西省,不久在胡适等人的呼吁期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下,又划回属于安徽省的徽州。徽州的山水既是美丽的风景,也为徽州人的山水徽'kltI生存预设了重大难题。这里山多田少,土质不利于粮食生产。明清两代,徽州的人口快速增长,就地理位置而言,徽州位于今安徽省的南部,粮食供给不足和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因其在长江以南,故也属于“江南”;而在安徽。徽州人只能向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凭借它则被称为“皖南”。徽州境内多山,著名的

3、黄山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很快在商界崭露头角,成为以及道教名山齐云山都在其辖区内;新安江源自了和晋商齐名的地域性商帮。徽商“虽为商贾,徽州,流经千岛湖,再人富春江,是通往外界的咸近士风”,用现代历史学者的概括就是“贾而好重要水路。这样的地理形势,使得徽州偏僻而不儒”,由于徽州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他们从小就闭塞;既保持着世外桃源的宁静,又不乏江南的多多少少地接受过教育,在经商过程中,他们又秀丽风光。这一切,使得它自唐宋以来就成为众注重结交文人士大夫,从而让他们的故乡徽州不多文人流连驻足的所在,并且将它书写为美丽的断地进入文人的视野里,进而成为他们经常书写文学图

4、景。的文学图景。徽州山水秀美,引无数文人竞向往。据嘉靖今天的徽州,从行政区划上已经不再当年。年间编纂的《新安名族志》记载,任防“为新安婺源县在1949年被划归江西省,绩溪县也于上世太守,尝行春,爱富资山水之胜,遂家焉。后名纪90年代被划人宣城市。“徽州”的地名只保留其居日叻村溪,唐太宗九年,又改其村为任公村,在一个区的建制中。但是,徽州作为一个从唐宋溪为任公溪”⑧。而发现徽州的山水之美、加以描时期沿袭到民国年间的地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写并表达喜爱之情的作品也早已有之。北宋诗人所形成的文化积累,使之和其境内的黄山一样,苏舜钦有诗云:“新安道中物色佳,山昏云

5、淡晚雨在上个世纪开始引人注目,并且形成了一个以其斜。眼看好景懒下马,心随流水先还家。”诗作不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徽学”。应该说,历仅表现了徽州景色之佳,还表达了诗人以此为家史学界对徽州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的心境。·148·明清文学中的徽州图景如果说在宋元之前,文学家对徽州山水之美云梯之陡、之高,亦如黄汝亨所形容的“崭然人的发现和描写还很有限,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徽云”。这篇游记的确是黄山游记中的上乘之作。商的足迹遍及各地以及他们和文人的频繁交往,在游记之后,潘之恒还录载了黄汝亨的游黄前来徽州游览的文人骚客越来越多,许承尧《歙山诗作13首,如

6、《天都峰》写道:“凌风直上蹑事闲谈》之《王弁州诸人游歙》条记载:申时行、虚无,海子峰高天子都。屏倚翠微摇紫玉,鼎函徐渭、王世贞均曾到过徽州,“王弁州游歙,过千丹井落玄珠。俯窥两目吴天尽,遥带三山楚岫孤。秋里,访汪伯玉,淹留数月。过潜溪,宿故友汪吸露餐霞从此老,何须清浅问蓬壶。”此诗将天都如玉家,赠以诗。又为如玉兄珩作传。续稿中有峰之高渺、登峰之后的视界开阔,以及它的仙道《与南溟肇林社唱和》诗”。徐渭游徽州,“登齐之风的“山格”都表达得很到位。又如《松谷看云,还浙,道中无一诗,乃自嘲一绝云:系马梅泉》写道:“越涧悬崖兴转豪,空山落日五峰高。花索酒时,溪山遥

7、映酒家旗。如何每到堪题处,青天何处来风雨?四月横飞八月涛。”黄山由于海不解吟成一字诗?”④《徐文长三集》中,此诗诗题拔很高,故而四季多雨水,松谷流泉长流不绝,为《予自浙抵新安,登齐云,道中旅馆颇多奇景,作者正赶上下雨,流泉景色恰如八月雨季波涛奔而不成一字,至衢自嘲一绝》。钱谦益于崇祯十涌,也算是写出了黄山之水的特点。四年(1641)曾经游览徽州,作诗30首。诸多清代的文人游览徽州和黄山同样不绝如缕,文人纷纷踏足并题咏徽州,这个山水胜地的文学对黄山景色的绘写也各呈风致。如钱谦益在崇祯图景也越来越多地被叠映出来。辛巳年游黄山,作游记9篇,其中写入山途中景山水

8、徽州的文学图景,自然是以黄山最为典色道:型。徐霞客曾经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