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

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

ID:53748479

大小:150.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2

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中医药杂志第37卷第1期VOL.37NO.12003年1月SHANGHAI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AN.,2003*纳米技术和纳米中药的研究进展ResearchProgressonnanotechnologyandnano-herb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战指导:吴敏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LIZhanSupervisor:WUMin(上海200025)摘要:纵观近几年来国际和国内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发现:在药物学领域,纳米技术和纳米

2、材料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控制释放系统、提高药物作用的靶向性、建立新的给药途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研究给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中药;生物医学;综述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34(2003)01-0061-04目前,美、德、日、英、法和我国均已将纳米技术2.纳米给药系统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纳米技术指的是在在生物医学领域,纳米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已经小于100纳米的量度范围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物涉及到免疫分析,药物控制释放载体及介入性诊疗质或结构进行制造的技术[1]。纳米粒径的物质

3、具有[3]等许多方面。目前,在药物学中,纳米技术和纳米许多新的功能和特点。正是这些功能和特点使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给药系统方面。纳米给技术和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开拓了诱人的前景。药系统包括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和纳米胶囊[4](Nanocapsules),它们是粒径在10~500纳米之间一、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的固态胶体粒子;活性成分(药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它不断的渗透到其他学通过溶解,包裹而位于粒子的内部,或通过吸附或附科和领域中。纵观近几年来国际和国内纳米技术在着而位于粒子的外部。纳米给药系统可以实现药

4、物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纳米技术在药物不缓释,提高药物作用的靶向性,建立新的给药途径。同方面的应用可能涉及到以下几点:(1)控制释放载体1.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度张氏等[5]制备了硬脂酸纳米球(SA-NP),用它药物的吸收利用度常常受到吸收部位药物溶出包裹环孢素A(CYA)制备成环孢素A硬脂酸纳米球速度的支配;纳米粒径的药物由于大的比表面积,增(CYA-SA-NP),以一般CYA微乳型口服液作为对照,加了其暴露于介质中的表面积,促进了药物的溶解,测得口服CYA-SA-NP在大鼠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因而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度;纳米粒径的药物更容度接近80%,

5、且达峰时间较晚,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易穿透组织间隙,分布极广,也可以大大提高其生物果。利用度。例如运用纳米级粒径超微化通用装置可合(2)提高药物作用的靶向性成乳酸钙,用这种乳酸钙制成的钙剂经口服可有药物靶向性是指药物能高选择的分布于作用对98%的有效成分被人体吸收利用;而现有的普通钙[6]象;药物作用靶向性可以通过纳米载体完成。以[2]剂只有30%被人体吸收。纳米粒子作为载体,与药物形成复合物后,根据不同*: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资助项目(0249nm066)的治疗目的,选用不同的方式进入体内的目标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以肝脏为例,纳米粒子-药物复合[作者简介

6、]李战(1976-),男,湖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纳米中药和肺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物可以通过被动和主动两种方式达到靶向作用。被62综述动方式为该复合物被肝脏的Kupffer细胞捕捉和吞局部给药,发现药物的穿透力比喷雾剂提高了噬,使药物在肝脏中聚集;主动方式为当纳米粒子的30%;化妆品工业采用纳米技术,可提高营养成分尺寸足够小,且覆以特殊的包被,该复合物便可以逃(如维生素A、E等)的吸收,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稳过Kupffer细胞的吞噬,靠载体表面的单克隆抗体等定性。等物质定位于肝实质细胞,从而实现靶向性治疗。(4)促进药物通过生物屏障无论哪种方式,粒

7、子的尺寸和形态是实现靶向性治纳米给药系统通过适当的修饰后,还可以通过[7][8]疗的关键。宋氏等的研究表明包裹有细胞松弛血脑屏障。例如给小鼠静脉注射亮啡肽类药物素B的聚乳酸-乙醇酸(PLGA)纳米微球可以穿透结Dalargin或不载有Dalargin的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缔组织,并被靶部位的血管壁吸收,证明了载药纳米粒均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产生镇痛作用;而载有[9]微球血管内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张氏等的研究也Dalargin的纳米粒子表面用吐温80(Polysotbate80)修表明注射万乃洛韦-聚氰基丙烯酸正丁脂毫微粒饰,静脉注射后即能产生镇痛作用,说明此

8、种形式的[15](VACA-PBCA-NP)冻干粉和普通万乃洛韦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