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

ID:53750989

大小:305.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3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_第1页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_第2页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_第3页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_第4页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品种与技术DOI:10.3969lj.issn.1006—8082.2014.05.011中固稻米2014,20(5):52—56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诸茂龙李军(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局植保站,浙江安吉313300)摘要:太湖单季稻区褐飞虱的主峰迁入期是7月10—25日,20世纪90年代后是7月10—20Et,迁入峰只有1个。若遇水稻分蘖中后期,则增殖1代就可进入主害代,若遇水稻分蘖前期,则需增殖2代才能进入主害代。处于分蘖后期至齐穗期的增殖代是主害代暴发的关键,盛夏高温对抑制褐飞虱的发生作用不大。随着农艺措施的改变,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期由8月中下旬推迟到了9月25—30日

2、,褐飞虱的发生已进入低迁入、高增长阶段,由此提出“治前补后”的防控策略和“狠治拔节至孕穗末期,补治穗期”的防治技术。关键词:褐飞虱;发生规律;太湖稻区中图分类号:s435.1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8082(2014)05—0052—05褐飞虱是威胁水稻安全生产最为严重的害虫之虫的田间消长曲线,依据这2条曲线、主害代低龄若虫一。在我国的单季稻种植区,尤其是杂交籼稻种植区,高峰出现的时间和褐飞虱的世代历期(25~30d)来确每年因褐飞虱为害而造成水稻毁秆倒伏的田块很多,定长翅型成虫迁入高峰期和增殖代短翅型成虫羽化高对产量影响较大。一直以来,褐飞虱的防控策略是先

3、峰期。“松”后“紧”或“压前控后”lll,强调的是逐代防治,防治用P代低龄若虫高峰期总虫量(G)与P。代主峰的重点是穗期的主害代,但在生产上未能达到理想的迁入期长翅型成虫密度(G。)之比定为增殖倍数R,用防治效果。笔者在研究了浙江安吉1981—2013年期间P:代低龄若虫高峰期总虫量(G)与P。代或P代羽化13个大发生年的测报资料,及弄清太湖单季稻区褐飞高峰期的短翅型成虫密度(G或G)之比定为增殖倍虱的迁入、繁殖、为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季稻褐飞虱数R,用P。代或P。代羽化高峰期的短翅型成虫密度“治前补后”的防控策略和“狠治拔节至孕穗末期,补治(G。或G:)与P。代主峰迁入期长

4、翅型成虫密度(G。)之穗期”的防治技术。比定为增殖倍数R3,用P。代羽化高峰期的短翅型成虫密度(G)与P。代主峰迁入期长翅型成虫密度(G。)之1材料与方法比定为增殖倍数R,用P:代羽化高峰期的短翅型成虫1.1研究材料密度(G)与P代羽化高峰期的短翅型成虫密度(G。)选择安吉县1981—2013年期间褐飞虱大发生的之比定为增殖倍数凡。19821986、1988、1990、1991199319952005、20061.3定点调查田块的水稻品种和播种期2007、2010、2012、2013年这13年测报系统调查的田问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种虫量为资料,并结合当

5、时主栽品种及播种期进行分析。植单季稻为主,杂交稻和粳糯稻混栽。单季杂交稻5月1.2研究方法5Et至5月31Et播种,9月底至10月上旬收割,也称为了便于分析,以P。、P。、P:分别表示迁入代、增殖单季中稻,约占2/3;单季粳糯稻移栽田5月下旬播种,代(迁入代成虫的子代)、主害代虫量,若增殖代有210月下旬收割,直播田6月5Et至7月初播种,10月代,则以P。和P。分别表示增殖第1代、增殖第2代虫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也称单季晚稻,约占1/3。稻飞量。虱按此比例开展定点调查,定点田块的品种和播种期依据各年份系统调查田块的平均成虫量,建立褐见表1。飞虱长翅型成虫和短翅型成虫的田间

6、消长曲线;依据2结果与分析增殖代短翅型成虫出现的时间来划分长翅型成虫的迁入虫源和本地虫源;依据主害代长翅型成虫出现的时2.1迁入间来划分短翅型成虫的增殖代虫源和主害代虫源。从而建立起褐飞虱迁入代长翅型成虫和增殖代短翅型成收稿日期:2014—06—05·52·诸茂龙,李军:太湖稻区单季稻褐飞虱防控策略中国弗米2014,20(5):52—56∞如加mO括号内日期为播种期;排在前面的为主栽品种,排在后面的为次栽品种。人主峰的概率达80.0%88.9%。从发生年代来看,迁入主峰20世纪80年代均出现在7月25日;90年/一、Ⅱ代后出现时间在7月10—20日,比20世纪80年代明显提早

7、。主峰迁入量,1982年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10、2012、2013年显著低于其他年份(图1、图2)。2.2增殖调查时间调查时间2.2.1增殖代图1单季中稻褐飞虱迁入代长翅型成虫田间消长动态(浙江安吉)一般5月份播种的田块(除1986年个别田块外)增殖I代后8O就进入主害代,6月份播种的田7O块需增殖2代后才能进人主害代。60增殖代褐飞虱短翅型成虫田间一50般出现一个明显高峰,单季中稻401986年和1988年出现在8月25盏30日,20世纪90年代后一般出现在208月上中旬,单季晚稻移栽田一般10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