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论文.pdf

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论文.pdf

ID:53752537

大小:199.3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3

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论文.pdf_第1页
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建议郭萍摘要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都有局限性,存在“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可操作性差;立法分散,系统化、配套化规定不足;单行规定少;内容不全面,法律空白多等问题,建议在完善立法的过程中,坚持利益协调、平衡和刚柔并济、奖惩分明的原则,把握明权责、严资格、重过程、重追责这几个重点,逐步完善校企合作从中央到地方的立法,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撑。关键词校企合作立法奖惩分明基金项目: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青年科研项目(2011C14)

2、,本文为该项目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郭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法律硕士,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089.02一、我国校企合作立法的现状上来说,无论是中央立法还是地方立法都存在立法规定比较模(一)国家层面的立法糊,可操作性差的情形,很多法条只是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比2O世纪9o年代以来,国家层面曾出台了不少关于校企合作如《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具体怎么的文件,但在这些文件中,属于法律的立法性文

3、件不多,只有《中结合,怎么去实践,在法律文件中没有体现。这种状况导致现有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使法律的实施效果大受影响。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其他的(三)立法比较分散,缺乏系统化和配套化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由国务院颁布的各种决定、教育部下发不同的立法之间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无漏洞的完的各种意见、通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通知,财政部、税整的“法网”,才能发挥法律的引导、约束、教育等功能。但目前我务总局联合

4、下发的通知等大都属于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无论在国的校企合作的立法彼此之间大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不能彼此内容还是在效力上都不能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相比。衔接,形成对校企合作活动完整规范的系统,此外,校企合作的立(二)地方层面的立法法与其它部门立法也没有形成关联,因为校企合作涉及到合同的除了中央立法外,各个地方也开展了关于校企合作的立法活签订、对企业的税收、对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劳动管理、以及校企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一些较大的城市结合地方实际颁布之间产学研的成果权利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而这些方面

5、涉及实施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如1997年通过的《山到合同法、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在现行的这些立法中却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2000年通过的没有配套的规定。《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2004年通过的《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四)关于校企合作的单行规定少2008年宁波市通过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目前,校企合作的国家层面的法律的主要代表是《教育法》、在这些地方立法中,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一般都是在规定职业教《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这些法律都只是一般

6、性的普通的育的时候附带提及,针对校企合作的专门的地方立法很少,具有规定,像《校企合作促进法》、《职业培训法》等这样针对校企合作地方特色、富有创新意义的规定很少。2009年3月1日起开始的单行法则没有。在这方面,德国独具特色。德国除了《职业教实施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关育法》这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法外,还有许多配套的关于职业教育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为其他地方制定适合本地实的单行法律和法规,如《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际的校企合作的专门法规或规章做了表率,提

7、供了借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考试条例》等。这些专门立法对职业教育二、现行校企合作立法中存在的问题的各个方面做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使得校企合作的法律依(一)柔性规定多,刚性规定少据非常充分,法律的实施效果和职业教育的成果也非常明显。纵观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中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条文,大多(五)内容不全面,法律空白多数规范都是鼓励性的、可以性的规定、授权性的、引导性的规定,现行的立法对政府扶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以及行业指导、而涉及到“应当”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宏观性的要求,非常笼统,这学生实习管理、财政优

8、惠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很多都是浅尝辄导致这些规定“刚性”不足,在实践中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使校止,停留在点到为止的层面上,关于政府、校、企等各方在校企合企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作过程的权、责,对“双师型”资格的认定标准,教师到行业企业(二)原则性、概括觇定多,具体的规定少挂职锻炼的考核和学生实习的考核都缺乏规定,尤其是对校企合相对于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的可操作性稍有提高,但从总体作过程的监控非常单薄乏力,导致学生想跑就跑,教师只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