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论古徽州的人文性格与当地民间音乐-论文.pdf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论古徽州的人文性格与当地民间音乐-论文.pdf

ID:53768801

大小:100.17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5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论古徽州的人文性格与当地民间音乐-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论古徽州的人文性格与当地民间音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青年与社会2014年8月上第22期总第568期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论古徽州的人文性格与当地民间音乐孙晓果(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徽州的人文性格豪放亦然细腻,音乐文化也集南北交流的特点为一体而丰富多元化,与徽州美食文化俨然可作为中国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纵看古今,与徽商文化相辅相成。【关键词】徽州;音乐;美食;儒商坐落在“秦岭——淮河”线之上的徽州今称安徽省,的食材与选料。因为只有徽州这样的梅雨气候才可以造就毛简称“皖”。据《宋书·地理志四》载,始于宋徽宗宣和三豆腐的发酵和其中的著名调料也

2、是小吃的一种——梅干菜年(1121年),领救县、休宁、婆源、祁门、绩溪、彩县。的形成。这样独特的风味加上惠州人民聪明的智慧和诚信精为什么叫“徽州”呢?传统的说法是因为绩溪县有徽岭。(《太神才形成。而名扬天下的“符离集烧鸡”的来历更为奇特:平广记》)。但这些说法在后世却是一直颇具争议。因为处一位宫中御膳房御厨与宫女日久生情相爱,他们私奔到符离于南北交界线之上,当地的气候既有夏天时江南梅雨的闷热,集,用宫中御食的奇特配方做出药膳全鸡,味道独特,由此却又比起南方过度冗长的夏季显得柔和许多;冬天的湿冷却便成为“符离集烧鸡”。

3、也丝毫不输给北方的寒风瑟瑟,却有着南方阳光普照的温暖。从“天仙配”到“八大徽班进京”到符离集烧鸡的来遂对于没有暖气没有空调的过去,江淮之地俨然既可以避暑历。我们不妨看出古代皖南民间与宫廷的渊源与对其的态度又可以过冬,当地人的性格既有着南方人的精明细腻,也并所在。而这种渊源是和安徽的地理特征决定的。存着北方人的豪爽大方。徽州民间音乐有民歌曲调、民间吹二、儒商文化与徽州音乐“打乐和民间吹奏乐。徽州民歌曲调有优美抒情的山歌、节奏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句诗表达的是古人对古强烈的劳动号子和流丽畅达的小调。徽州的向往。在上

4、一个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一、当地的美食与音乐最富有的人群并不是我们现在的沿海地区,而是徽商和晋商,美食是一种文化,一个不懂美食的人和一个不懂音乐其中尤以徽商创造的经济文化业绩最为突出。古徽州不仅山的人一样,不仅失去了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大乐趣,也必川秀丽,文风昌盛,民间习俗也自成一统。走近徽州,步人定在生活情调的感触中有所欠缺。何况,随着社会文化的那一个个由白墙青瓦、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的雕刻和让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吃货”这个词已经从一个在物质人无限遐思的天井组成的徽州民居,充满了低调的文人气息,生活

5、匮乏的年代描绘人好吃懒做的贬义词,变成了一个在既非北方达官贵人豪宅的富丽堂皇,没有红漆的柱子,没有当今社会年轻人口中所流行的网络用语,其间也透露着当艳丽的砖瓦,反而是青瓦白墙,显得格外素美;同时又不像代年轻人对美食文化的喜好和他们的可爱。故美食本就可江南那弯弯曲曲的小道,同样是温暖湿润的梅雨季节,徽州以作为一门艺术门类与音乐和美术齐驾并驱来弘扬我国博却处处充满着北方人豪放的性格。与胡同正是在重农抑商的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古代社会文化与财富平衡的“儒商”文化的体现。这样才决我国八大菜系的正式确立,徽菜的部分少不了民间大胆

6、定了当地的艺术、美食浓厚的翰墨气息,又有着商贾后代灵泼辣的用料和食材的选择。由此相比,徽州音乐文化理当亦活的风格与自由。而这样的气候与特别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当是吸收了江南歌咏般甚为难懂的方言特点和北方肢体和嗓音地的美食文化性格也是别具一格。的豪放。二者的结合不仅没有显得不伦不类,反而将南北性当我们穿梭在青瓦白墙的胡同,伴着古徽州那朗朗读书格融合的默契而自然。比方说,号称“东北芭蕾”的凤阳花声,回味着徽商曾为我们的祖国无论是封建时期的和平年代鼓,和对京剧的形成有相当之大影响的黄梅戏。输送的经济贡献和人文贡献还是清末让人极

7、为佩服的像胡雪安徽作为京剧和黄梅戏的发源地和发祥地,为中国的岩先生那样的商贾英雄。那一段回忆,总是让人遐想连篇。戏曲发展作出了有口皆碑的贡献,且不说程长庚带领徽班不过我们最不可忘记的,是有了徽商对经济的带动和发展,进京,成功地将徽剧与昆曲融合,生成了千秋辉煌的国粹才有了江淮两岸艺术的交流与艺人的迁徙。京剧,从解放以后,严凤英等一批现代艺术家为了黄梅戏发源于安徽省来安县南部圩区的三城、广大、相官、的丰富和发展,呕心沥血,把黄梅戏推广到全国并发扬光大。汊河、大英、汶山等乡镇一带的“秧歌灯”又称“宝塔灯”。提起黄梅戏,人人

8、都会脑海里立刻浮现起《天仙配》那脍它原是江苏民间文化,是徽商将徽州南边的江苏与皖北的炙人口的旋律。通道打开,是徽商既有儒生对文化音乐热爱的风雅之意,完全标准的民族调式,充满了民间小调的风味,正如安才有了这样集“舞蹈,歌唱,民俗,杂技”于一体的高端徽南部人民的性格特点:又有着南方小调的委婉,同时词间艺术形式。又透露着劳动人民的豪放和开朗。反映出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