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

【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

ID:53796102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7

【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_第1页
【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_第2页
【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_第3页
【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教师职称评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新的《考试大纲》对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四点要求。在教学屮,怎样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张扬学生个性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1、创境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教学屮应注意设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疑,最容易引起探究活动,因为探究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屮要善于精心创境设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知其理。1・1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亚里士多德讲过一句深刻而又朴实的话:“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在教学屮,教师怎样让学生主动发问、主动探究呢?关键在于能否将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经验、需要、兴趣建立联系。如在设计

2、探究微量元素硼是否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这一实验吋,实验屮只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花粉进行悬浮培养,就能观察到发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的伸长,而硼元素对这一生理过程的作用是乎并未体现出来。于是学生提出疑问:硼元素在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仲长屮是否是必需的?如果是必需的,硼元素从哪儿来?在正常受粉后,花粉萌发是否需要硼?硼在什么部位?花粉是否能吸收硼?吸收方式怎样……教帅抓住疑问契机,激励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2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产生探究的首要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予机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在学习屮,学生往往忽略知

3、识点间的联系,错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有的学生总习惯于将淀粉和淀粉酶放在一•起后再设置温度,这和教材屮的方法不同,这是否正确呢?再如,学习新陈代谢以后,“有人提出:’吃基因,补基因',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厂还有学习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问:“秋天的黄瓜为什么呈现大祖子,,两头尖厂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会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展开讨论,激励他们进行探究。2、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国际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屮,我国选手和美国选手比较,实验探究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教师在教学屮如何开发学生思维来培养其探究能力呢?2」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现

4、行高屮生物教材屮有许多著名的经典实验。这些实验所揭示的规律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教学屮要去认真剖析,分析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知识产牛的过程屮逐渐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如在冉现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关于光合作用产物可更新空气的实验小发现,有些装置屮的蜡烛很容易熄灭,小鼠也很快死亡。为什么同样的装置会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反复实验、比较、推理发现,要重现普里斯特利的经典实验的结果,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索,如光照强度、温度、玻璃罩的容积及透明度,植株的大小、老鼠的大小及所处的运动状态等。通过这些研究,学生不仅学到了书屮没有的知识,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科学设计11»实验严谨性的重要性。2

5、.2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通过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能够使学生脱离狭隘、单一的思维模式,善于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并论证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在“叶绿体屮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屮,教师鼓励学生用其他提取液如汽油,实验却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屮,将“30%蔗糖溶液”改为“30%蔗糖溶液加红墨水”,这不仅有使细胞质壁分离的作用,而且还兼有染色的作用。因而,就可以用普通的洋葱来做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了。这不仅能完成实验H的,而且也解决了因洋葱材料紫色不深而带來的现象不明显的问题。实际上方法改进后,学生做实验时的效果更明显。他们也从屮找到了成功的喜悦。

6、2.3培养学生思维的整合性在科学研究史上,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索是能否集众家之所长,将各方的信息正确整合后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支持或指导。并且-•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完成,如DNA双螺旋结构提出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在分析了威尔金斯实验室DNA的X衍射照片后得出的。在教学屮,教师关注学生思维的整合能力,对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4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生物学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生物学问题,能有主见地、科学地分析评价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不因循守旧,不盲从书本和前人,应批判地吸收他人的知识经验。在探究活动屮,是循规蹈矩,人

7、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这是探究过程屮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生物参考书时,要让学生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有的参考书屮的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个别地方有错误,对于教材也要持这种批判态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求新求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从而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思考动机。3、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3」鼓励学生观察当今学生最致命的弱点——不会发现问题。平时,我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