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doc

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doc

ID:53798236

大小:60.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7

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发表时间:2012-11-715:39:13关于现代文阅读策略的几点思考阮秋迎摘要: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中考语文中重要的考查内容,因此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初三年语文老师的复习重点之一。面对我校48%以上农民工子女的生源现状,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虽然提高现代文阅读非一日之功,但是我们相信,但在初三年总复习时加强指导,指导同学们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同学们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提高阅读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关键词:学情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策略技巧一、学情分析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中考语文中重要的考查内容,因此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

2、能力是初三年语文老师的复习重点之一。面对我校48%以上农民工子女的生源现状,我校初三备课组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反复分析、研究学生几次考试的情况,总结了我校学生现代文阅读的不足:⑴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类)考题得分低于自然科学类试题。⑵主观性试题比客观性试题失分严重。文体知识。其次是选择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社会热点的文学作品;选择时下比较前沿的科普类文章。所选文章,从考查内容看,应围绕考查关键词语、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以及文章主题的理解和相关写作方法及作用的把握的阅读题。从考查能力来看,选文要体现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评价能力等。另外,

3、选文要体现阅读的整体性、综合性、相对开放性;选文要力求可以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力求针对学生的思维障碍点,通过几篇对以归纳出解答此类题的规律和技巧,明了答题的注意事项;力求长短适宜,符合考试的量(一般600字左右居多);靠近中考题文,体裁特点鲜明。二、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提供解题思路,提升答题技巧。考试中,许多同学碰到阅读理解题时,常感到无从下手,而又缺乏耐心,匆匆扫视一-番就下笔答题,“跟着感觉走”,随意性很强,结果导致做题不完整,答题不到位。因此老师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提升答题技巧。1、首先注意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梳理有关的一些语文知识点,并尽量对各知识点反复记忆。这些

4、知识既是基础,又得灵活运用。必须在运用中加强巩固。如谈到描写,可以提示学生“写景的方法"“写人的方法"“描写的角度”等;谈到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我们不妨多提示学生想一想根据句子所在的位置分析其具体作用。2、让学生逐步掌握答题方法和规律。遵循阅读步骤:“整体阅读,了解内容;找准语句,领会主题;仔细审题,筛选信息;分清文体,组织语言;落笔答题,表达准确"。牢记阅读原则:“紧扣原文,抓住要点,突出中心,简要回答"。树立答题观念:“答案不在你脑子里,答案在原文中”。3、解答阅读题可用三种技巧:①以文言文,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评述、概述文章的内容;②以文解文,用上文理解下文,用下文理解上文,观此思

5、彼,瞻前顾后;③以心会心,用读者的心领会作者的心,体会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做。努力做到:审题:三读三思一一读题干,思考命题意图;读要求,明确解题方向;读材料,思考蕴含的解题信息。解题:三联三比一一联系知识积累,比较中发现异同;联系题目要求,比较中求得最佳;联系解题思路,比较中分出条理。作答:三细三清一一细心作答,不偏题意,做到思路清;细心推敲,不漏要点,做到表述清;细心组织,不漏标点,不写错字,不乱图乱改,做到书写清。复査:三定三戒一一而对难题情绪稳定,戒心慌意乱;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思想坚定,戒犹豫徘徊把对的改错;发现答题错误时,迅速改定,戒粗心疏忽错失良机。)三、重视开放题,加强表达

6、训练。设置开放性试题,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近几年来语文中考的一大特色。这种题型注重题目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弹性,较难答,学生也较怕,但分值又大。平时训练中,可以采用质疑法、类比法、引申法等方法來激发学生思维。还可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发言,个人抢答等形式让学生振奋精神,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很好地应对开放性试题。另外一个就是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加强。中考记叙文阅读以主观题为主,因此,表达能力的优劣已经成为决定得分高低的重要因素。这就耍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答题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答题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富于美感

7、,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四、重视阅读讲评课,讲评要注重“答案''的有形呈现。(夸美纽斯认为:“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