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

ID:53799049

大小: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7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_第3页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_第4页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两组,27例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入Cage融合术治疗(A组);25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B组)。术前、术后分别采用H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15分法)评定神经功能,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病情改善率和优良率,并随访观察植骨Cage融合情况和与Cage相关

2、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性融合情况、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约16个月,术后末次J0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减压融合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关键词]单侧固定融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3)

3、04(c)-0041-03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发病率高,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病情得以缓解、控制,部分患者由于突出髓核压迫神经根,长期不稳,可致神经根变性,表现为下肢无力麻痛、反复腰腿痛,如得不到有效的手术治疗,严重的可致残。目前治疗腰椎问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现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2年12月,以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52例均获得完

4、整随访资料,且随访时间大于1年,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约16个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27例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椎间入Cage融合术治疗(A组);25例采用髓核摘除减压后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B组)。其中,A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39〜77岁,平均52岁;B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4-76岁,平均54岁。临床表现以腰痛并伴有或不伴有下肢麻木、放射痛、间歇性跛行及小腿酸胀感等症状为主。体格检查:绝多病例直腿抬高试验(+),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及膝、跟腱反射界常,

5、另外,有18例呈现肌力下降、肌肉萎缩。1.2影像图像分析由两名主治以上工作经验丰富的脊柱组影像医师共同阅片,病例均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前屈后伸位X线片、腰椎CT及MRI检查。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lh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矢水平移位24Him或椎体间角度变化210。O1.3手术方法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示正中线偏病侧于棘突旁开窗入路,切口约8cm,剥离周围肌肉组织,确定并显露不稳椎体、椎I'可隙以及相应椎体的椎板、小关节及横突根部,按手术要求分别置入单侧(A组)或双侧(B组)椎

6、弓根螺钉,C形臂X光机透视下多角度观察,证实内固定器固定位置良好,松解周I韦I神经根,切除变性椎间盘髓核组织,用刮刀、刮匙刮除该椎间隙上下椎体软骨终板。取少量骼骨并修剪成10讥的骨颗粒,植入相应椎体间,根据要求斜行植入合适规格Cage内固定装置,加压钉棒装置系统,仔细观察固定稳妥后,冲洗创面、闭合切口,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24〜48h后无异常后拔除引流管。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1.4评价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采用口本矫形外科学会(J0A)腰痛评分(15分法)[2]:评定指标包含主观症状、膀胱功能以及客

7、观体征,计算改善率和优良率;改善率二(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X100%。改善率75%〜100%为优,50%〜〈75%为良,25%〜〈50%为可,0〜〈25%为差,以优+良计算优良率。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和与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杳X线片,了解两种术式骨性融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椎间融合判断标准采用Suk等[3]研究文献,融合:X线平片检杳上于融合器中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或或X线片过伸、过屈位显示术区椎间相对活动不超过4imn,无Cage椎间融合器脱出、移位及沉降;可能融合:椎间融合

8、器间无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而X线片过仲、过屈位检查术区椎间相对活动不超过4mm;不融合:术后节段间可见明显的间隙存在,或X线过伸、过屈平片检查节段间椎体的活动超过4mm,或者出现Cage椎间融合器脱出、移位及沉降等征象。1.5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2检验。以卩〈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术前两组JOA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