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

ID:53809212

大小:193.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4-07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_第1页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_第2页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_第3页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_第4页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请各课标编写人员审阅并修改,具体字句用红字在篇中改,重大的地方电话联系,或在此处注明。我们作最后一次修订后交教育厅。返回日期为6月25日。金春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方课程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黑龙江省教育厅制订2008年6月第一部分前言进入新世纪以来,不论是国际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还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都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地方课程中设置以黑龙江人文与社会类内容为基本取材范围的课程,通过对我省省情的学习,传承和弘扬黑龙江文化和黑龙江精神;通过对家乡的感知、认识,促进学生

2、对社会的亲近与关注;通过对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优化学习方式。从而在一个新的目标下,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但是新时代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竞争能力的需要,更是我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一)课程性质黑龙江人文与社会课程是由我省自行开发,在全省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实施的地方性必修课程和综合文科课程。概括起来,本课程尚具有如下性质:301、人文性和社会性。本课程以我省现行行

3、政区域内资源为课程取材范围(兼顾历史上黑龙江区域内的有价值资源),以我省人文社会类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综合反映我省概貌为基本方式,特别强调通过对其中人文精神的挖掘和分析,人类智慧的张扬和赏析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属人文社会类课程。2、经典性和具体性。本课程的目的不在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知识的地方性延伸和应用,而是将黑龙江大地上发生的一切视作人类文化的范例与结晶,通过对其具体内容的学习、对内容经典性的分析、对成果智慧性的揭示,深化学生对人类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对黑龙江地

4、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因此,在具体资源的选取上将特别注重事件的经典性和情节的具体性。3、活动性和探究性。为帮助学生更多地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提高学生综合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特别注重课程实施中的活动设计和探究环节安排,具有活动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特点。4、浸润性和体验性。在教育目标达成的途径上,本课程强调通过对内容具体情节的叙述和描绘、对具体过程的经历,达到浸润学生心灵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活动性、探究性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性认知。5、生活性和真实性。为保证课程目标

5、的落实,提高课程的可接受性,本课程在资源选取和学习环境创设上将注重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社会,突出强调课程素材源于生活,内容真实富有影响力。(二)课程价值1、作为促进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多方面联系的纽带,使之成为促进知识理解应用建构的平台。本课程将充分利用课程内容方面的本土性特点,积极发挥其在促进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联系方面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将学校学习获得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对接并实际运用的机会,使分科知识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整合,在此基础上,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自然、社会和文化知

6、识的深刻认识和建构。2、作为提高学生综合收集和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交流与合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使之成为能力素质迁移发展的平台。本课程将充分利用课程内容现实性的特点,使学生在学科学习、课堂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在对现实情境里真实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在不断质疑、批判、应用、校正、完善中向综合化、熟练化方向发展,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息的观念和习惯,提高综合素质,有效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作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使之成为个性潜能

7、发展的平台。本课程将充分利用课程实施的情境性、活动性、探究性特点,通过活化本地课程资源,组织不同的探究主题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愉快、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探究和发现中获得更为“自由”、更为充分的发展,为实现终身学习、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本学习阶段必要的素质基础。4、作为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使之成为人文素养提升的平台。本课程将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生活化、社会化的特点,利用地域及各民族文化中的精粹,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合作他人,适应社会,健全人格,打好人格道

8、德基础,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二、基本理念30以对黑龙江地域内人文社会类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为主要手段,以加强人文教育、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目的,以加速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要目标,重视学生对人类经典文化和多样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重视学生内心的感受与体验;重视学生的爱好、兴趣、人格和选择。通过对黑龙江人文和社会等问题的探究、参与研究解决身边发生的现实问题等活动,在不断丰富对黑龙江历史与现实感受的基础上,深化对家乡文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