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韵民族乐器.docx

东方神韵民族乐器.docx

ID:53822091

大小:17.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东方神韵民族乐器.docx_第1页
东方神韵民族乐器.docx_第2页
东方神韵民族乐器.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东方神韵民族乐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中国的民族乐器,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起源的时代,起源时期乐器的特征与现代乐器的特征;了解并辨认民族乐器的四种类别。2.技能目标: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赏析与讲解,让学生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让中国民族音乐更加走进学生,发扬中国民族文化。教学重点:中国民族乐器的起源,中国乐器的分类。教学难点:辨识乐器的分类,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喜爱教法:视频赏析法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选自教材的第十二单元—《东方神韵—中国

2、民族器乐》。本课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参与各项音乐赏析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本课从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学情几方面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以赏析为主线,由学生熟悉的中国风流行歌曲《菊花台》导入课题,以民族音乐流行化,现代化的现象作为情感升华而结束,先激发学生兴趣,再升华学生情感,以民族乐器入手,讲解乐器发展的历史、乐器的分类,通过民族乐器感受民族音乐。本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让

3、学生听,感受,对比,分析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变现能力。使用教具:1.多媒体课件2.投影设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境创设课前营造音乐情境播放音乐《菊花台》(原版)。课前准备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的民乐版来创设情境,形成气氛,为后面学习铺垫。课题导入回答:听辨音乐中出现的乐器,引出课题,进入新课(5分钟)播放音乐《菊花台》(民乐版),让学生听一听这段音乐用哪些乐器演奏的,主奏乐器是中国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听一听辩一辩选择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的民乐版进一步

4、赏析,调动学生积极性,渲染课堂气氛。新课教授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0分钟)通过讲解分析现代民族乐器的外观、构造、用途等特点追溯到乐器起源时期乐器的特点,两者进行比较了解乐器的发展。思考讨论分析总结通过学生听讲,教师引导,让学生分析总结原始乐器和现代乐器的特点,并加以对比,大致掌握乐器的发展,突出重点。学习民族乐器的分类(15分钟)播放视频:民乐合奏《大长今》,让学生找一找出现了哪些民族乐器。将找出的乐器,从乐器的演奏方式和发音特点进行分类,总结出民族乐器的四大类别:吹奏、拉弦、弹拨、打击。找一找分一分分析总结设计

5、符合学生思维的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给出各种乐器的图片,将乐器连入相应的类别中。连一连温故知新,乘热打铁,及时反馈上一个知识内容。活动拓展视频赏析: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5分钟)播放视频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的意境,并配乐诗朗诵。聆听,朗诵通过配乐诗朗诵的方式表现对民乐《春江花月夜》的感受。视频赏析:琵琶改编《十面埋伏》《风居住的街道》《青花瓷》(7分钟)播放三个视频,分别从民族乐器外形与时尚结合;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合奏;民族乐器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角度呈现民

6、族音乐更流行化,更生活化的趋势赏析舞蹈(不定)打破学生心目中中国民族音乐一味古典,高贵的形象,让学生知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音乐也有丰富的变现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热情。巩固小结总结(3分钟)贯穿本课的内容回顾梳理知识。把握关键。 本次校公开课我设计的课程是中专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选自中专教材《音乐:基础版》第十二单元《东方神韵—中国民族器乐》。本课教学内容以中国民族乐器为主线,通过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本课从课程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学情几方面出发,

7、设计教学内容以赏析为主线,由学生熟悉的中国风流行歌曲《菊花台》导入课题,以民族音乐流行化,现代化的现象作为情感升华而结束,先激发学生兴趣,再升华学生情感,以民族乐器入手,讲解乐器发展的历史、乐器的分类,通过民族乐器感受民族音乐。本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让学生听,感受,对比,分析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表现能力。本课上下来总结以下几个优点:1.教学设计新颖,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兴趣。2.教学重点完成,教学难点突破,知识点学生吸收较好。3.课堂语言自然,不僵硬。本课上完总结以下几个不足:

8、1.教学设计可以精益求精,有些环节可以适当的调整。2.上课时不够成熟,由于紧张、经验不足造成课堂语言不老练,有些混乱。3.教态还需改进,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体现出教者的姿态,表现出教者更具有个性的一面。希望能通课后的教学反思,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