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石散对致石性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oc

溶石散对致石性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oc

ID:53832836

大小:6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8

溶石散对致石性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1页
溶石散对致石性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溶石散对致石性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溶石散对致石性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影响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00年第1期第32卷临床研究作者:安新单位:安新(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开滦医院,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57号063000)关键词:@溶石散;药理学;利胆剂和胆汁分泌促进药(中药);药理学;胆汁;分析;胆红素;分析;胆-汁酸类和盐类;分析▲摘要:选择15例胆道手术胆总管置T管引流患者,用组内设计,同体比较方法,观察服用溶石散后胆汁中胆酸和服红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胆-酸在服药后第3天显著高于服药前(PV0.01);胆红素在服药后第2天、第3天均显著低于服药前(PV0.0

2、5,PV0.01)。胆酸与胆红素比值,服药后与服药前相比呈动态性升高。实验结果衣明,溶石散对致石性病理胆汁有较强的逆转作用,对胆石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溶石散I号是河北省邯啷市中医院研制的用以治疗胆石症的纯中药制剂(1),在临床上应用多年,取得一定效果。我们选择15例行胆道手术胆总管置T管引流患者,观察英服用该药前后胆汁中胆酸、胆红素的变化,以了解该药的治疗机理,収得满意结果,初步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服药方法和胆汁的留収选择15例胆石术后胆总管置T管引流患者,于术后10〜14天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服药。溶石散I

3、号主要曲金钱草、柴胡、H皆、延胡索、鸡内金等纽•成,山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研制生产,每粒含生药0.5go每天3次,每次2粒,饭后半小时水冲服。全部病例均于服药后次口淸晨空腹时通过T管引流,接消毒瓶收集胆汁,取30ml待检,连续观察3天。1.2检测方法胆酸用糠醛法,胆-红素用重氮法,用上海第二分析仪器厂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比色。1.4统计方法F检验。2结果胆酸在服药后第3天显著高于服药前(PV0.01),3天内呈动态性升高;胆红素在服药后第2、3天显著低于服药前(PV0.05,P<0.01),3天内呈动态下降趋势。胆酸

4、与胆红素比值,3天内呈动态性升高(见表1)。表1服药前后胆酸、胆一红素的变化及比值5=15)服药前服药后1天2天3天胆酸(mg/L)667.27692.71827.54931.45探探胆红素(Umol/L)446.33424.63371.88沁31.75※※胆酸:胆红素1:0.671:0.611:0.451:0.37注:与服药前相比,探PV0.05,探※PV0.013讨论曲于胆石的病因非常复杂,成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提出了“致石性病理胆汁”的概念,对胆石病的研究从肝外胆道转移到肝内,人们发现肝外胆道经过外科处理

5、后仍存在着致石性病理胆汁及胆石的再生,所以不少学者提出胆石病是一种肝脏疾病,山于肝脏的代谢缺陷和酶作用的紊乱而产生的致石性病理胆汁,是产生结石的条件,胆石病是肝脏病变的结果(2)。溶石散主要山金钱草、柴胡、甘草、延胡索、鸡内金等中药纽成。中医学认为,金钱草利胆排石,实验证明该夯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淤的作用,它的利胆作用不是通过反射性胆囊收缩,而是通过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加肝内胆管胆汁流动,同吋松弛奥狄氏括约肌,致使胆汁排淤增加,胆管泥沙样结石容易排出;山于胆管阻塞得到解除,疼痛减轻。柴胡和甘草具有较强的疏肝利胆解毒作

6、用,能促进肝细胞再工,肝糖元和肝细胞核的核糖核酸增加,使肝脏的变性和坏死显箸减轻,血淸谷丙转氨酶活力下降。山于肝功能的改善,增加了胆酸的生成和排泄。鸡内金消石和胃,延胡索有止痛作用。诸药配伍,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缓急止痛的功效。胆汁是胆道的主要内容物,成石性胆汁的形成是从胆汁的组成改变开始的,它是胆石形成的始动环节。很多研究证明,胆汁中胆红素增多,胆酸减少特别是胆红素与胆酸的比值的增高是成石胆一汁的标志。陈凛等人通过対诱发色素性结石的动物进行观察,发现随喂致石性食物时间的延长,胆酸池缩小,成石率增高,说明胆酸减少,

7、胆红素增高是形成胆石的重要因素(3)。陈浩辉等人用服汁沉淀实验法研究胆汁的致石能力,提出胆红素浓度过高、服酸浓度过低及胆酸与胆•红素比值下降,能使胆•汁生成大杲的色素类沉淀,这种致石性病理服汁的存在是色素类结石产生的重要原因(4)。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服用溶石散后胆酸升高,胆色素显著降低,胆酸与胆红素比值明显升高。实验结果衣明,溶石散明显地抑制了致石性病理胆汁的生成,起到了降低或减少胆石生成的作用。■参考文献:[1]白尚金,郑万忠.中药系列溶石散治疗胆石症90例疗效观察.中两医结合杂志,1990,10(7):438[

8、2]朱培庭.养肝利胆合剂防治胆色素类结石的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1):47[3]陈凛,顾卓云.胆汁酸池变化在豚鼠实验性肚色索结石形成中的意义.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2,30:496[4]陈浩辉,王守怒,张克山,等.胆色素类沉淀的形成和胆酸、胆红素的关系——关于胆色素类结石成因的研究•北京医学院学报,1980,12(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