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doc

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doc

ID:53833991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8

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doc_第1页
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发表时lW:2016-il-2716:44:50论文:培育当代乡贤,促进乡村发展摘要:加快当代新乡贤的培育,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政治与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相较以往乡贤,当代乡贤具备自身的客观影响、民众的主观认定、特定的文化土壤、本土的区域界限等四大特质。当前乡贤培育存在着三大误区:忽视社会结构,把传统士绅直接等同于当代乡贤;忽视主观认定,把经济精英直接等同于当代乡贤;忽视文化土壤,把典型楷模直接等同于乡贤文化。为促进我省乡村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快当代乡

2、贤培育:塑造现代新型社会结构,提升乡贤的自生能力;扶植村民客观行动能力,扩大乡贤的来源渠道;挖掘本土文化观念体系,优化乡贤的培植土壤。近年来,乡贤对于乡村建设的意义,普遍得到学界、党和政府的强调,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更是明确捉岀建设新乡贤文化的政策FI标。南京理工大学李晓斐老师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政治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通过田野调查与贤具有一定的本土性,其影响力有着一定的范围界限。二、当前我省乡贤培育的三大误区1.忽视社会结构,将传统士绅等同于当代乡贤。当前乡贤培育的一个较常见做法是挖掘本地历史上的

3、各种先贤士绅,并将这些先贤的思想与善举加以提炼,直接在当地普及。重视当地历史资源并无不妥,但必须意识到,在当下,那些支撑传统士绅生长并发挥功用的旧有社会结构体系早己发生根本性变化。因而,认为通过照本宣科向当地历史先贤学习就能产生出当代乡贤,或者把回乡居住的当代退休官员不加辨析地直接默认为乡贤,这种观点和实践是形而上学的,简单把当代乡贤与传统士绅直接等同挂钩,忽视了社会结构变迁。2.忽视主观认定,将地方精英等同于当代乡贤。江苏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乡村小蕴含了较多的企业家和老板。因此,地方政府通常会将这些地方精英特別是经济精英

4、直接视为乡贤并在乡村建设中赋以重任。在市场经济下,虽然地方经济精英掌握并支配较多资源,能够对地方社会的政治与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力,但是乡贤拥有威望,绝不单纯依赖其经济实力,相反更多的是来自于当地村民的主观认可与内心信服。如果经济精英与本地价值观念出现背道而驰,是难以履行广大村民的核心文化期待的。离开了村民的主观认定,经济精英也只能是无水之舟而己。3.忽视文化土壤,将道徳楷模等同于乡贤文化。这一实践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下的各种道德完人与先进典型,并视其为先进的乡贤文化在乡间大力弘扬。这种做法本身并无问题,但隐含着一个

5、误区是把主流先进文化与乡村民间解慧进行二元对立,并将主流文化视为先进的、现代的,而乡村民间文化是落后的、传统的,并被粗暴压制着的。由于乡贤不可能千乡一面,而应根据民间文化土壤的不同特质呈现出不同的外在形态,因而如果乡贤一旦缺乏民间文化,其也就失去了生长的文化根基。三、加快培育我省乡贤的三点建议1.塑造现代新型社会结构,提升乡贤的自生能力。传统士绅是在帝制时期的一整套社会结构体系中生长出来的。因而,对当代乡贤的培育,不能仅靠外部植入,而应是一种上下贯通契合的社会结构下的自然生成。对此,一是要从城乡结构上,彻底破除乡村即落后

6、的刻板印象,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束缚,使城乡只有生活方式之分而无先进落后之别;二是要从教育内容上,把全省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等知识纳入现行教育体系,从教育上把本地、乡村与现代发展统合起来;三是要从流动机制上,不仅要促进乡村子弟向上流动,更要通过政策与制度让“走岀去''的企业家、官员、知识分子等精英愿意回乡且能够回乡。1.扶植村民客观行动能力,扩大乡贤的来源渠道。除了回乡精英之外,长期生活在本乡本土的村民更应该是乡贤的主要来源,但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其客观能力的培育。对此,一方而,对村干部群体而言,政府应切实

7、监督村民选举制度在我省的真正开展,确保有能力且被村民认可信服的人进入村T•部行列,并通过加大对乡村干部业务能力、政策知识等各方面的定期学习和培训,使其准确及时地获悉村民的真正盂求,掌握国家的最新政策,进而为乡村建设开创良好的政治空间;另一方面,对普通村民群体而言,应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通过充分培育规模化的农村社工队伍,实现对村民的赋权与增能,增强村民的参与能力和抗逆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