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规范.doc

铁路隧道规范.doc

ID:53837301

大小:2.13 MB

页数:94页

时间:2020-04-08

铁路隧道规范.doc_第1页
铁路隧道规范.doc_第2页
铁路隧道规范.doc_第3页
铁路隧道规范.doc_第4页
铁路隧道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路隧道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总则1.0.1为了贯彻国家有关法规和铁路技术政策,统一铁路隧道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隧道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的、级标准轨距铁路隧道的设计。1.0.3隧道按其长度可分为:特长隧道全长10000m以上;长隧道全长3000m以上至10000m;中长隧道全长500m以上至3000m;短隧道全长500m及以下。注:隧道长度是指进出口洞门端墙墙面之间的距离,以端墙面

2、或斜切式洞门的斜切面与设计内轨顶面的交线同线路中线的交点计算。双线隧道按下行线长度计算;位于车站上的隧道以正线长度计算;设有缓冲结构的隧道长度应从缓冲结构的起点计算。1.0.4隧道勘测设计,必须遵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重视隧道工程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影响。隧道建设应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及保护农田水利,对噪声、弃碴、排水等应采取措施妥善处理。1.0.5隧道设计应依据可靠完整的资料,针对地形、地质和生态环境的特征,综合考虑运营和施工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使选定的方案、设计原则和建筑结构符合安全适用、经济

3、合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1.0.6新建铁路隧道的内轮廓,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规定及远期轨道类型变化要求。对于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160km/h新建铁路隧道内轮廓尚应考虑机车类型、车辆密封性、旅客舒适度等因素确定,隧道轨面以上净空横断面面积,单线隧道不应小于42,双线隧道不应小于76;曲线上隧道应另行考虑曲线加宽。设救援通道的隧道断面应视救援通道尺寸加大,救援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5。双层集装箱运输的隧道建筑限界应符合铁道部相关规定。位于车站上的隧道,其内部轮廓尚应符

4、合站场设计的规定和要求。1.0.7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时,新建隧道应采用新建铁路标准,改建隧道宜采用新建铁路标准。1.0.8隧道建筑物应按满足100年正常使用的永久性结构设计,建成的隧道应能适应运营的需要,方便养护作业,并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等设施。1.0.9隧道建筑结构、防排水的设计及建筑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地区环境的影晌。1.0.10隧道设计应贯彻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1.0.11隧道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断面大小、衬砌类型、隧道长度、工期

5、要求等因素综合研究选定适应的施工方法。1.0.12长隧道、特长隧道和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设计,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高瓦斯隧道和瓦斯突出隧道应按本规范及相关规范、规程单独编制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探蝶、揭煤、过煤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0.13隧道设计应结合施工通风及洞内卫生标准,选择施工运输方式。1.0.14铁路隧道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围岩surroundingrock隧道工程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2.1.2围岩压力surroundingro

6、ckpressure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或松散等原因,作用于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2.1.3围岩分级surroundingrockclassification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和岩石坚硬程度等主要指标,按稳定性对围岩进行的分级。2.1.4初始地应力场initialground-stressfield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受自重和构造运动作用,在岩体中形成的应力。2.1.5作用action(荷载load)施加在结构上的外力和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2.1.6松散压力looseningpressure由于

7、隧道开挖、支护及衬砌背后的空隙等原因,使隧道上方的围岩松动,以相当于一定高度的围岩重量作用于支护或衬砌结构上的压力。2.1.7容许应力设计法allowablestressdesignmethod以结构构件截面计算应力不大于规定的材料容许应力的原则,进行结构构件设计计算的方法。2.1.8破损阶段设计法plasticstagedesignmethod考虑结构材料破坏阶段的工作状态进行结构构件设计计算的方法。2.1.9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probabilitylimitstatesdesignmethod以概率理论为

8、基础,以防止结构或构件达到某种功能要求的极限状态作为依据的结构设计计算的方法。2.1.10可靠性reliability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正常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当以概率来度量时,称为结构的可靠度。2.1.11设计基准期designreferenceperiod在持久设计状况下,计算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2.1.12安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