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

最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

ID:5384622

大小:109.2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08

最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_第1页
最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最近中国法律史研究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最近中國法律史研究中的婦女與性別問題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傳統中國法律史研究,過去仰仗歷代典章、律令、刑統與政書為主要史料,著作不絕如縷。近二十年來,拜新材料之賜,成果更顯豐碩。大批法律相關文獻,如秦漢簡牘、唐代敦煌吐魯番文書、宋代令文與名公書判、明清檔案等,經考古出土或整理出版,提供了學者全新的基礎,對傳統中國法律的思想基礎、民刑分類、審判層級、操作程序,乃至政治與社會影響等,做更細緻的討論。二十年中,也正是歷史研究受各種後學(後現代、後結構、後殖民)挑戰的時期,學者除了新材料,也嘗試從全新的觀點,認識法律此一帶有強制

2、性格的規訓體系,提出「誰的法律」等具解構趣味的問題,嘗試分析其中的權力分配與文化意涵。於是,婦女在傳統法律運作中的位置,以及她們和制訂法律、執行審判、詮釋法義的男性之間的關係,乃至此錯綜複雜關係中的象徵意義,也成為學者青睞的議題。中國婦女史研究,自五四運動以來,基於對寡婦守節與再嫁的關注,一直都具有法律史的面向。貞節的觀念與實踐,涉及矜表政策,而對婦女在性與婚姻方面的規範,則反應刑律中的家庭倫理。貞節與婚姻,是除了才女名媛之外,婦女史研究成果的最大宗。如此看來,法律因素在一百年來斷斷續續的中國婦女史研究中,從來不曾缺席。事實上,

3、即使在新出材料大幅拓展法律史視野的今日,婦女出入婚姻的機會,及其在婚姻中的地位,仍然是學者注目的焦點。性的議題,在二十世紀前半,大多環繞歷代對寡婦守節與再嫁的規定作論,最近二十年,則因新出材料涉及益發多元而深入的個案,擴大到典賣妻妾、姦非逃離,乃至相殺相傷等更不尋常的情形。雲夢秦簡法律文書的出土,使吾人得以首次親近上古法律實際運作中的夫妻關係,認識性別平等在編戶齊民統治模式下的機會與限制。而學者透過張家山漢簡《奏讞書》中寡婦在喪期和姦的案例,不僅討論性與貞節的古典課題,也分析法律認定的婚姻關係存續,更嘗試提出五服以外的家庭倫理觀

4、,作為理解漢晉之間禮律互動的基礎,修訂二十世紀上半葉以來對傳統中國法律儒家化的認識。由於清代法律文書,包括四川巴縣、台灣淡新和順天府檔案的整理出版,學者得以考索清代從地方到中央各級審判者對婚姻形成與解除的判定、理想夫妻關係的理解、典賣離絕的態度,以及相傷相殺的懲處,並且從中勾勒女性遭受污名化的過程。不論是殺夫抑或被夫所殺,婦女在層層上報的審判文書中,逐漸失去立場,陷入罪有應得的論述中。一向被視為真實呈現的檔案,也不免建構的鑿痕,虛構的況味。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乾隆朝刑科題本「婚姻姦情類」的公布,更掀起一波波針對婚姻外性行為

5、及其社會文化意義的討論。學者或跳脫傳統貞節觀念,藉由姦非逃離等案例,探討女性追求性、身體與婚姻自主的嘗試與挫敗,或將同性與異性姦非案件一併納入社會變遷的脈絡考量,指出乾隆朝對其治下臣民的性規訓,具有從階級到性別的典範轉移。女性在婚姻與家庭中的處境,除了涉及性與貞節等身體自主的問題,也包括對財產此一身外之物的獲得、持有與支配的權利,而這,也是跨世紀婦女與法律交會研究時熱門的話題。張家山《二年律令》的整理出版,使吾人得以一窺帝國初期階級與性別對財產繼承的影響。若再佐以西漢〈先令券書〉、東漢爭產竹簡、唐代籍帳,以及宋代《天聖令》後附唐

6、令,考古資料或增強或補足了傳世的唐律,擴大並加深了我們對中古女性財產權的認識,益發瞭解婚姻的決定性影響。婚姻影響女性的財產權益,從環繞在室女和寡婦承份的熱烈討論可以得知。《名公書判清明集》和《天聖令》的整理點校出版,都拓展了宋代相關研究。在室女承份的計算方式,究竟是兒子繼產的一半還是兒子聘財的一半,差距甚大而意義有別。宋代以前寡婦攜財再嫁的權利至元代消失,不僅牽涉婦女自身權益、影響家族消長,更反應帝國統治理念的轉變,說明階級之外,種族因素的衝擊。族群、階級與性別權力關係交互影響,在清代台灣的契約文書中也可看見,其中,養子、招贅和

7、人口買賣等資料所彰顯的,不僅是移民社會的變動與複雜,也是父權社會的性質及女性處境的詭譎。新史料層出不窮,為婦女史學者提供了絕佳文獻,進深研究法律中的性別權力關係。不過,綜觀二十年來成果可知,絕大部分集中在性、貞節、夫妻關係,以及財產權益等方面。換言之,女性在法律史中,主要扮演犧牲者,偶爾擔任告訴者的角色,但不論如何,大多屬於接受裁判的這一方,甚少處在施予裁判的那一端。近年來,婦女史的研究典範,有從受害到賦權轉變的軌跡,法律相關議題的發展,也出現相應的契機。傳統時代女性參與審判的機會極少,研究者另闢蹊徑,只能求諸女主政治的脈絡,如

8、利用攝政太后介入夫妻相傷、姦非連坐等案件時的判決,推敲其性別意識。所幸,二十世紀民主政體之後,女性有了親近法律的新管道,上海女律師的研究,展現新猷,而女性司法人員的歷史考察,則為法律史中的性別問題,提供了女性作為審判者的新視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