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与行走-论文.pdf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

ID:53908195

大小:242.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7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_第1页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_第2页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_第3页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_第4页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书斋与行走-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书斋与行走梁鸿在几年前出版的《中国在梁庄》的前言里,我曾经如此写道,“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怀疑,我怀疑这种虚构的生活,与现实,与大地,与心灵没有任何关系。”这并非是否定文学研究本身的意义,而是自己无法找到意义的通道。你清晰地看到,许多时候,你的评论语言只是在虚空中缠绕,华丽而无所指。拼命地阅读、摘抄各种理论和思想,但这些理论和思想只不过成为你阐释一个文本的大帽子,不具备实在的意义。或者说,它们并没有转化成你自己的思想和认知的一部分。在写作博士论文《外省笔记》(原题目为“外省文化空间的嬗变与文学的生成”)时,有一段时间,我对这种一百年

2、的宏大的线性文学史的梳理有点厌倦,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突然发现,我所总结的河南作家写作特征与时代的关系其实也是文学史中普遍作家与时代的关系,我对作家作品与地域文化、政治时空嬗变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判断。我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我怀疑这一论题是否是真正的论题。但是,这样的疑问很容易被自己忽略过去,它被无数的资料、被形成一种线索的喜悦、被自己的自圆其说和必须完成的决心所遮蔽。这并不是说这一研究毫无价值,也不是自己毫无所得。如果不是硕博期间大量阅读中西方名著和各种理论,如果不是几年期间对各类哲学、历史和思想的涉猎,如果不是重

3、新回到文化母体审视自身的语言、地理和精神内部的嬗变,也许,就没有今天这样总体的我。但即使这样,那一微微的厌倦和空洞之感始终埋伏在那里。一有机会,它就会反扑过来。而在写作作家论时,我发现,我特别容易陷入某种高义之中,漂浮感特别强。某一判断和指述拿到哪一种作品那里都可以。有许多时候,甚至只是一种词语游戏,辞藻用得更好,修辞更巧妙一些,因为它与这一世界、与世界的内心无关,只是词语的循环,而无真正的所指。说到底,面对一部作品,批评家很难建构出自己的一个世界。我很难说,这是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问题,还是我作为一个批评家自身素质的问题。·162·

4、书斋与行走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学术思考只是知识的累积或角度的变化,不满足于自己的批评文章仅仅是一种阐释,或只是附着于作品的次生品,我想,一种反思就必然会开始。这一反思可能也是每一个严肃的批评者的必经之路。在这一反思过程中,我无意间选择了一个更曲折,也更暖昧的方式。重回梁庄,重回故乡。不管是因为学术,还是因为创作,重回梁庄的这几年成为我思想生命中最重要的几年。对梁庄的书写,在梁庄和出梁庄的行走,犹如一个铅铊把我从不着边际的摸索和困顿中拖了出来,找到了可能的通道。游走、探索、进入一种生活的内部,这是之前想过,但却又不知从何做起的事情。从

5、创作角度来看,写作梁庄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学习的过程,寻求合适的文体,琢磨用什么样的语言精准地描写一个人的表情,排哪种序能够把屋内的场景更富有画面感地呈现出来,情感控制到什么程度以不破坏你所书写的内部生活,这都需要反复琢磨。从总体来看,过往的思想和认知都参与进来,阻碍或帮助你去塑造一个村庄,一种生活。许多之前在研究文学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都呈现出来。譬如说你会注意到前辈作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塑造村庄时所使用的词语、所建构的场域及背后的选择倾向。其实,从更深远的层面来看,我把梁庄的行走和书写看作一种学术行为。或者说,是学术生活的拓展和延

6、伸,虽然它不是以学术的面目出现。“细心考察社会的实在形态”(胡适语),对行进中的生活的研究和思考,不管是哪一种生活或哪一个群体或哪一个层面的问题,城市、乡村、政治或文化,都会使你对生活内部和文化内部的逻辑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它的纠结点在哪里,它最微小的肌理是什么样子,它和时代、历史及与政治的冲突表现在什么地方。它会纠正,或让你反思你原来在书本中看到的只是结论的东西,它让理论重新还原为纷繁琐细的生活,使理论有了附着。这样,不管你更确定还是怀疑,也都有了扎实的依据。必须承认,这两本梁庄使我重新获得了学术研究的勇气和信心,也重新感觉到它内在

7、的意义和尊严。实践的层面和学术的层面相结合,使我的精神有了某种较为实在的支撑。就学术方式而言,我对语言的花活、对热烈而直接的观点、对鲜明的态度越来越质疑。这是一个言说的时代。不管是小说、诗歌或散文创作,许多文本内在是空的。实实在在的空。不是那种指向人性、人生的某种虚无的空,而是语言指向的空洞无物。当词语的内部无法超越其自身而达到与世界的联接时,它是无效的。铿锵的、确定无疑的东西总是鲜明而容易兴奋,也能够达到淋漓尽致的效·16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10期果。我想,真理在握的感觉是人类最美好的感觉和梦想。但是,你又隐隐约约

8、觉得,在宣讲、告知的同时,它们隐蔽了很多空间。我会回避这些,并且,这是一种基于理性思考后的回避。就创作而言,我始终希望自己能创造出这么一个空间。它柔软、暖昧、丰富,有无数条交叉小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各自拥有风景与空间。这是文学的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