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现状分析-论文.pdf

中职德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现状分析-论文.pdf

ID:53908965

大小:91.7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27

中职德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现状分析-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中职德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现状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职德育中人文关怀不足的现状分析徐青(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213300)摘要:发挥中职德育的应有之义.贯彻人文关怀是关顺应形势所需应运而生,承担这个任务。这种社会客观需求急键。然而,当前中职德育中人文关怀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理速膨胀导致中职教育片面强调学生的专业技术.忽视人文教念定位、教育体制、实践导向和学校管理四个方面探究深层次育。技术和人文并不矛盾,传统技术是合乎人文的,它不是原因。片面地为达到某一个目的的工具.“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也关键词:中职德育人文关怀许带给老翁的不只是卖油养家糊121的技术.而是自身存在的意义,从这个维度上说,

2、最初的技术是人文的。巾职教育将当前中职德育存在人文关怀不足的表现.探究其背后的技术和人文人为地分离.使中职教育沦为狭隘的、工匠式的职深层次原因,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导向、学校业训练。举措和师生等方面。2.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识的导向之偏。对中职教育在人一、理念定位之谬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是中职德育人文关怀不对教师地位和职责的错误认识,致使教师无法树立正确足的一个主观原因。社会将中职教育狭隘地界定为培养实用的学生观。现在中职教育过于突出教育者这个中心.而忽略被型、技能型人才,对中职学生的片面定位是掌握一定的技术、教育者——学生的

3、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忽技能,这种观念同样存在于中职德育中。中等职业学校培养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往往只按照统一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和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一般性教育。以说教式、训导式、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管束式和权威式理念开展工作。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教师对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生有天然的强制力和约束力,无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无法其中.“德”排在“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位。“高素质劳动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尊重、关注学

4、生。者”位于“技能型人才”之前,说明中职教育要更新理念,不仅对学生地位和权利的不恰当定位,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冷应重视专业技术训练,而且必须重视文化素质、道德理念和漠。以往教育观念中没有把学生当成法律意义上的人看待,仅个性品质的养成.从自身做起才能纠正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仅当做被培养、教育、塑造的对象.漠视学生的权利,忽视学生识偏差。的需求。学生应具有法律上的独立、自主,享有平等的人格和四、管理措施之失尊严,应该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中职德育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当前中职学校存在诸多二、体制积弊之误有失偏颇的举措,如重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重规则管理、学校领导

5、管理,教师教育教学,领导与普通教师各自为轻情感交流,重职业规划、轻个体需求,这些观念的诟病阻政,导致领导缺乏与一线学生心灵沟通交流的机会,管理、政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管理的僵化、理念的陈策难免与学生实际脱节,普通教师缺乏民主管理的权利.只凭旧,致使学生对学校德育普遍持抵触情绪,重技轻德的错误借职业良心进行教育教学。社会导向导致学校和学生对中职德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中职德育评价方式缺乏多元化、识不足。针对性。中职学校德育评价方式主要有学期报告单评语和德1.中职德育教师专业知识较欠缺。“当前,中职学校教师育课期末考试,多数

6、中职学校学期报告单评语均由班主任一大多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主要来自于普教转型或者非人评写,评价维度单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鉴定较少来自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要么借鉴普教同学、教师,甚至学校主管德育的部门。班主任评价内容多是经验.要么凭靠‘灌输’、‘利诱’或‘威逼’.忽略中职学校的培“遵纪守法、团结同学”等一些较为抽象的话语,评价的来源多养目标和发展方向,忽视中职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思想特征,造是日常印象,再结合学习成绩做出整体评价,缺乏针对性和适成中职德育工作实效不高,甚至适得其反的后果”。用性。德育考试特别是新推行的学业水平测

7、试,本义是提高德2.中职德育课程特色不明显。德育课是中职德育工作的育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实际上将德育退化为仅仅是掌握主要阵地,但是.长期以来德育课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知识的学科。来次要、忙起来就可要可不要”的尴尬位置,然而,自2013年起三、实践导向之偏德育和语文、数学、英语四门学科被列为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当前教育导向存在两大偏差。1.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迫平测试科目,掀起德育应试化教育狂潮,德育课程成了为了考切需求的导向之偏。目前。劳动职业分工依然存在,随着生产试而教,为了考试而学,把德育当成纯粹的应试教育。这样的系统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

8、或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德育课堂没有中职德育特色.没有“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产、服务、建设等一线领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