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

ID:5391035

大小:224.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8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_第1页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_第2页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_第3页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_第4页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宽泛地理解,语义学中的二维是语词(linguistic item)意义或内容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①可想象性论证及其问题——评查尔莫斯的认知二维语义学②魏屹东陈敬坤(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可想象性论证是心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可想象论证集中于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查尔莫斯运用二维语义学对传统的可想象性论证进行了修正,重建了可想象性与可能性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查尔莫斯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论证仍然有缺陷。[关键词]查尔莫斯可想象性论证CP论题二维语义学[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码]在当代心灵哲学中

2、,关于可想象性的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论证是一个重要问题。反物理主义论证(知识论证、解释鸿沟论证、可想象性论证、属性二元论论证)大多是从物理事实与现象事实之间存在认知鸿沟这一前提出发,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本体论鸿沟的结论。物理主义者则坚持认为,认识论的前提并不能导出本体论的结论。查尔莫斯(Chalmers,D.J.)运用二维语义学对传统的可想象性论证进行了修正,重建了可想象性与可能性之间的联系,认为从认识论前提合理地推出本体论结论是可行的,从而对物理主义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查尔莫斯的可想象论证,我们发

3、现这种基于二维语义的可想象性论证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并不能真正驳倒物理主义。一、传统可想象性论证的困境物理主义主张,关于世界的物理事实P和现象事实Q之间存在着必然蕴含关系,这意味着:如果两个世界在物理上同一,则它们在一切方面同一,不可能只有物理属性而没有相应的感受性(qualia)。物理主义者常常用克里普克的观点为他们的主张辩护。克里普克认为,先天性和必然性之间那种康德式的联系并不存在,陈述的必然真并不需要先天真作为保证。克里普克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后天必然命题的存在,比如“水是H2O”、“热是分子运动”这些固

4、定指示词之间的同一就是后天必然的。物理主义者将这些后天必然性的例子与心身关系进行类比,认为P和Q之间的蕴含关系即使不是先天必然的,至少也是后天必然③的,意识概念虽然不同于任何物理的或功能的概念,但或许我们的经验会发现二者的指称其实是一样的,正如水和H2O、热和分子运动这些具有同一指称的名称一样。物理主义的这一观点和我们的直觉相悖,因为具有物理属性而没有相应的感受性似乎总是很容易想象的,传统的可想象性论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直觉,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语境实在论”(07JJD20051)和

5、山西省教育厅课题“语境实在论与认知科学的发展”(20083002)及山西省留学项目“科学认知的机制与表征模型研究(0905502)”成果之一。②魏屹东(1958—),男,山西永济人,哲学博士,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认知科学哲学研究。陈敬坤(1981-),男,湖北武汉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认知哲学研究。③这种观点一般称之为后天物理主义,查尔默斯区分了A、B、C三种类型的物理主义,他的反物理主义论证主要针对的是辩护能力最强的B类物理主义

6、,也就是后天物理主义,后文中的物理主义如果不加说明都是指这种后天物理主义。1其基本思路是:既然物理主义坚持P→Q(P蕴含Q)是必然的,这就意味着P&~Q(仅具有物理属性而没有感受性)形而上不可能,如果能证明P&~Q形而上可能,那么物理主义的观点显然就是错误的。由于“仅具有物理属性而没有感受性”的人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因而是怪人(zombie),但我们却可以想象它们的存在。如果能够从怪人的可想象性推出其形而上可能性,就能顺利驳倒物理主义,因而,这种可想象论证又称为怪人论证,其论证形式如下:(1)怪人可想象

7、;(2)如果怪人可想象,则怪人形而上可能;(3)如果怪人形而上可能,则物理主义错误(结论)。这一论证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怪人何以可想象;二是可想象的怪人何以可能。许多哲学家乐于承认怪人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可想象的,不过这里的“某种意义”显然太宽泛、太模糊。更重要的是,这一论证还依赖于一条形而上学的假设:可想象的即可能的,或者说可想象性蕴含可能性(我们将这一假设称为CP论题)。CP论题长期以来几乎被当作公理直接拿来运用,休谟就曾明确指出:“形而上学中有一条确立的公理,那就是:凡心灵能够清楚地想象的任何东西,都包

8、含可能存在的观念,换句话说,凡我们所想象到的东西都不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能够形成一座黄金色的山的观念,由此就可断言,这样的一座山可能真正存在。我们不能形成一座没有山谷的山的观念,因此就认为这样的山[1]45是不可能的。”的确,当我们被问及某种事物是否可能时,我们总是试图去想象它,如果能够想象则认为是可能的,反之则不可能。但这一直觉显然并不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样令人信服,因为可想象性是一个认知概念,而可能性属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