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

ID:53910748

大小:274.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27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_第1页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_第2页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_第3页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_第4页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L_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1期2011年1月发酵科技通讯L-苯丙氨酸生产与应用汪多仁(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132101)L-苯丙氨酸工业生产中采用连续发酵。因而(SHIK),然后再转化为分支酸(CHA),由分支酸合发酵培养基中各物质的含量对提取过程非常有成苯丙酮酸(PPY),最后苯丙酮酸经转氨作用生成利。在对发酵液进行处理后,苯丙氨酸的提取率上L-苯丙氨酸。升12%。由苯丙酮酸生产L-苯丙氨酸的生产工L-苯丙氨酸的制备方法有发酵法、酶法与化艺,生产成本为13万元/t左右。用此法建设学合成法。用化学合成法经拆分可制得L-苯丙

2、氨500t/a的L-苯丙氨酸装置,需投资3,500万元,酸。国内生产厂家主要采用发酵法。主产品L-苯丙氨酸并副产丙酮酸,年销售总收入2.1一步法可达1.3亿元,适用于中、小化肥厂利用合成氨再化学合成法路线长,副产物多,且产物为光学生气开发生产,在原料、技术和经济上占有较大的消旋体,需进行光学拆分,成本高。改进工艺为一优势。步法。一步法合成氨基酸的技术是一项既有效又不1理化性质污染环境的合成胺和氨基酸的方法。此法可同时L-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简称L-Phe)又将氨基酸的三个成分即氨基、羧基和

3、侧链结合在名L-苯基-α-氨基丙酸,为白色斜方晶系结晶粉一起。与传统合成法相比,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进,末。具有苦杏仁味,熔点:283℃(分解)。自然界广泛因传统方法一次只能连结上一种基团。传统合成存在于卵、乳和动物蛋白中,含量5%~6%,植物性法既慢,费用也很高,因为前一步合成的中间体必蛋白质中约含1%。须加以保护,以防止下一步反应被破坏。和其他多L-苯丙氨酸可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成分合成法也不同,利用硼化合物反应剂,只产生3%,难溶于乙醇、乙醚,在100ml水中的溶解度为一种反应副产物-硼酸。此法适合工业上

4、采用,反51℃:4.4g。100℃:10g。旋光度一34.5(25℃)。苯丙应可在室温下进行,氨基酸容易从溶液中沉淀出氨酸有外消旋DL-型,L型和D型。其中最重要的来,分离简便。此法还可用于生产手性化合物,并是L-苯丙氨酸。很适合发展相关的组合化学技术,即大批制造上万种不同取代基的化合物,然后从中筛选出可用2工艺开发作医药的化合物。L-苯丙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人体本身一步法合成氨基酸的反应是从以往各种合成无法合成,只能由植物和微生物合成。L-苯丙氨法的研究中开发出来的,它是一种采用过渡金属酸合成的起始物为五

5、碳糖磷酸途径的中间产物赤配位体催化剂,通过Wakamamu反应,把醛、酰藓糖-4-磷酸(erythrose-4-phosphate,FAP)和糖酵胺、CO三组分进行合成的胺基羧基化反应。由于解过程的中间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将多步反应并为一步完成,由此大大地缩减了(phophoenolpyruvate,PEP)二者缩合形成一个七碳反应程序与整个系统反应的投资。酮糖开链磷酸化合物称为3-脱氧-α-阿拉伯庚酮2.2提取法糖酸-7-磷酸(3-Deoxy-O-arobinoheptu-losonate-此法是使脱脂大豆

6、在盐酸存在下水解,除去7-phosphate,DAHP),然后DAHP转化为莽草酸酸性氨基酸后,再用树脂吸附苯丙酮酸和酪氨酸,—29—发酵科技通讯第40卷用溶剂将苯丙氨酸溶出,利用溶剂差从氨基酸中FMP92814出发对其产苯丙氨酸条件进行了优分出。化。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所获得的乳糖发酵短杆菌提取方法很多,主要有锌盐沉淀法、等电点中FMP92814可利用较粗放的农副产品(淀粉水解和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活性炭吸附提取以及离子糖、玉米糖浆、豆饼粉水解液、糖蜜)作原料发酵生交换法。在这些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是离子交换产苯丙

7、氨酸,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适合目前各氨基法。酸发酵厂推广。离子交换法所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为高分子产使用假单胞菌生产L-苯丙氨酸,将从土壤中品,在分子结构中高分子聚合物骨架十分稳定,可筛选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E4-106株细胞进逆交换反应在树脂上可以反复进行,使用寿命长,行了L-苯丙氨酸生产实验。转氨反应最适温度3因此离子交换法是一种目前较为普遍的氨基酸提5℃~40℃;在pH值为7~10内催化反应而活力变取方法。可以选用阳离子型离子交换树脂对体系化不大;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或在反应液中加入中的L-苯

8、丙氨酸进行吸附提取。2+能显著提高转氨反应速度。在此反应体系中,Mg2.3甘氨酸法E4-106菌株单位湿重细胞的转氨酶活力为甘氨酸法需要先对甘氨酸的羧基和氨基进行1039U/g;当产物L-苯丙氨酸质量浓度为32.2g/l保护,生成苯亚甲氨基乙酸乙酯。再利用α-亚甲和50.3g/l时,苯丙酮酸摩尔转化率分别为97.5%基的氢原子的活泼性,使之在相转移条件下进行和87.2%,产物回收率为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