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模板1.doc

国学教案模板1.doc

ID:53953541

大小:28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11

国学教案模板1.doc_第1页
国学教案模板1.doc_第2页
国学教案模板1.doc_第3页
国学教案模板1.doc_第4页
国学教案模板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教案模板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锦绣苑小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教学计划班级情况分析l基本情况共202人男人女人l掌握双基情况l非智力情况学期总目标l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l过程性教学目标l情感性教学目标l教学重点l教学难点具体教学措施1、采用灵活多余的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体味《论语》言近旨远的特点。2、讲解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每课的词句大意和思想主旨。3、重视把每课的思想主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全册教学进度起讫时间单元内容课时备注1孝敬22仁爱4活动园地23修身44君子45交友3活动园地3锦绣苑小学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起讫时间9月6日——9

2、月15日使用课时4教材简析本单元以孝敬为题,分两课收录了《论语》中有关孝顺的主要言论。第一课论述孝悌是仁的根本、孔子教导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第二课是孔子对弟子问孝的应答之词,展现了孝的丰富内涵,强调孝的根本在于敬。教学目标1、通过读懂古文,让同学们理解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孝顺的根本在于敬。3、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教学重点1、通过读懂古文,让同学们理解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孝顺的根本在于敬。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深刻含义病践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教学进度内容课时备注1、孝为根本2

3、2、无违为孝2备课用笺(首页)课题1、孝为根本课时1授课时间9、6教材分析第一则选自《学而》篇,记载的是孔子笛子有子的一段话。孝是“为仁”孝不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达到基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孝顺有一点了解,但什么叫孝顺,怎么才是孝顺,学生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事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和古诗,读出文言文的诗歌节奏、韵味。2、能结合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次的意思及原文的大意。3、对《论语》的孝为仁之本和对父母之年等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与

4、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教学重点能结合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理解重点字次的意思及原文的大意。教学难点3、对《论语》的孝为仁之本和对父母之年等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教学方法诵读讲解体会教具准备收集有关古人孝敬的故事板书设计第一课孝为根本教学过程反思补充备课用笺反思补充作业设计教后反思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一、整体把握,经典研读。指导学生先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读准字音。第一则选自《学而》篇,记载的是孔子的弟子子的的一段话。有子指出,孝”是为仁之本。儒家十分注重家庭理论,孝不仅是一个人道德

5、修养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第二则选自《里仁》篇。孔子认为,父母有过错,子女理当进见,但但要保持足够的恭敬,不可以冒犯父母。第三则也是选自《里仁》篇,这一则十分感人。一方面,父母高寿,能颐养天年,是儿女感到欣慰的,另一方面,父母年龄大了,,子女孝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心中不免充满惆怅。二、字句梳理“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三、问题研究1、关于“其为仁之本与”的理解。2、关于“劳而不怨”的理解。四、拓展延伸:神气的汉字。日积月累诗歌赏析二、字句梳理“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事父母几谏。见志不

6、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三、问题研究1、关于“其为仁之本与”的理解。2、关于“劳而不怨”的理解。四、拓展延伸:神气的汉字。日积月累诗歌赏析;选取明除诗人袁凯的《京师得家书》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作业设计1、说一说父母的生日。2、你怎样做到孝敬父母?3、收集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教后反思在教学中,我们感觉到学习对古文在读和理解方面都显得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时我们几乎要花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联系实践生活的讨论。在讨论中发现让学生说如何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学生都说出不少方法,但是否能自己亲自践行自己的方法,就

7、很难做到。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作业设计教后反思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作业设计教后反思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作业设计教后反思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备课用笺教学过程反思补充作业设计教后反思课题2无违为孝课时1授课时间9、13教材分析本课选了《为政》篇中孔子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问孝的应答之辞,孔子针对他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做了各不相同的具体回答。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孝顺有一点了解,但什么叫孝顺,怎么才是孝顺,学生并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