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我的儿童观.doc

学前教育学--我的儿童观.doc

ID:53963956

大小:26.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1

学前教育学--我的儿童观.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我的儿童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儿童观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立场和儿童教育理念。身为准幼儿教师的我们肯定要有正确的儿童观,这样才不会给孩子们不正确的引导给他们身心带来不良的影响。经过一年多对学前教育的接触我的儿童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我认为儿童就是不懂任何事的一个小小人,他们的思想全是由大人给的,只要是吃饱了穿暖了也就行了。但是现在我的想法与这截然不同。儿童的发展要顺其自然。老师经常在课上讲的格塞尔的“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孪生子A从实验的第48周起每日进行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孪生子B不作爬梯训练,

2、他只从第53周起开始作爬梯训练。根据他的实验结果,B在爬行训练2周后,他很快赶上了A的爬梯水平。由于A、B两人拥有相同的基因,格塞尔指出,个体生物的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并不能根本改变成熟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从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出儿童的发展不是由我们大人可以操控的。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应施加不必要的外力。对于现代教育,对孩子填鸭式似的学习法,是不是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很好地帮助,这个时候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儿童需要游戏。小孩子自出生下来就没闲过,他们几个月的时候吃东西抓东

3、西,后来就爬、蹦跳。总之他们一刻都不肯闲着。他们在不停的游戏中自己知道了各种东西。一开始我们会惊奇,但是后来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游戏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了最初的规则、社会交往,这些都是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课本里学不到的东西。活动是幼儿对外界认识的桥梁,我认为这个活动往往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的本能,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的本能上引导孩子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儿童的天性是真善美。我们一直讲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孩子初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需要后天的学习才能在这个白纸上书写。我们大人在社会中生活,有的人一直在追

4、求成为自然人,他们希望心无杂念,更开心的生活。可见孩子的单纯是大家都向往的。瑞吉欧教育提倡“爱的深沉”:现实可以是灰暗的,但儿童的世界不能没有光明。我们真的应该向他们学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充满爱与光明。我希望我也可以用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保持住那份真善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