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守东教学论文.doc

白守东教学论文.doc

ID:53974864

大小:3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1

白守东教学论文.doc_第1页
白守东教学论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白守东教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生物学科的高效课堂课堂是教育与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要使学生轻松而又顺利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就对课堂提出了高效要求。在经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我对生物学科的高效课堂有两方面浅显的认识:第一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第二高效课堂具体到生物教学实际就应该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一、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保持高效授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浓厚的兴趣应是热爱的前提,所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智力的积极性应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作为教师要采取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2、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多引入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多进行图片识别与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要多项并举,确保学生知识良好掌握要在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巩固和记忆知识系统化方面苦下工夫。为提高效率,要对难度较小的内容尽可能多的运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授课,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扫除预备性知识障碍,突破新知识难点等方法导读,并结合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养成积极

3、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3、要积极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与此同时加强针对性练习,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更为深刻、全面;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难点分散,各个突破;4、要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效教学的特点应该是教师提问不指明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同步思维,师生共同探索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层次,抓住问题的关键,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设计1.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一节课的模式大概分为4个环节:辅助环节(约1分钟,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即学习目

4、标、出示自学指导)→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5分钟,学生相互更正或曰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15分钟,即完成作业)。这45分钟,每个学生都高度紧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接受和运用新的知识,不停地向知识的高峰攀登。这45分钟,胜于一般课堂的100分钟。它的唯一秘诀,就是坚决不让每个大脑偷懒!2、.每堂课要有具体可操作的目标考试之所以做题的效率高,就在于它的目标很明确:在规定的时间要完成所有考试题,还要做到答题准确卷面整洁,没有速度和紧张感是不行的。3、对学生的导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   “学后教”主张上课先让学生自学

5、,教师不讲。但这种自学有别于学生在课下的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要呈现“自学指导”,如果内容多需要分段自学,就要分“自学指导 ,实际上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学习。   教师呈现“自学指导”后一般也不需要解释,学生一看就明白,马上进行自学,动作迅速、精力集中。教师要让学生完整地、独立地、安静地自学完规定的时间,教师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自学,不要做干扰学生的任何事情,避免教学的随意

6、性。4、教师的点拨要有的放矢,恰到好处   前边的自学是“学”。学生自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检查学生,在学生说和做的过程中,教师就会发现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真正明白,或者表述和书写还不规范,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这是“教”的内容。5、每堂课都要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二是调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其重点不是展示学生学得多么好,而是要充分暴露问题,更好的查漏补缺。“检测”中知识的运用应是初步的、简单的,其题目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2—3道。不能叫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叫2—3名后

7、进生回答,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最多,最有典型性。另外,在生物习题中,还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 多问,训练学生的了散思维能力,联想能力。总之,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教师要立足长远,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要大胆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