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 (2).docx

走进孩子的心灵 (2).docx

ID:53975276

大小:14.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走进孩子的心灵 (2).docx_第1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 (2).docx_第2页
走进孩子的心灵 (2).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走进孩子的心灵 (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心灵   星期六的晚上,忙完备课,刚上网想查点东西,就听到上大学的女儿在QQ上呼我。于是,父女俩就聊了起来。我问她,生活费还多吗?是否再寄点?女儿说,不用了,妈妈打工很辛苦,弟弟又上学,我也得仔细点。在旁边的妻子眼圈立刻红了。女儿接着说,她刚领了奖学金,期末成绩不错,还是优秀班委。我欣慰地祝贺她。她接着问我,系里组织去泰山春游,自己去吗?我果断地回答她,一定得去;可她说,天津去泰山挺远,要花好几百,再说就是玩吗?我说,不,泰山是五岳之尊,文化名山,你可以借此开阔一下眼界,领略自然的奥妙,还可愉悦身心,增进和同学的交

2、流,何乐而不为?我还建议她,去之前查阅泰山的有关资料,比如历史,文化、景观等,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才更有收获。遵命,女儿发来一个调皮的“鬼脸”,说同舍的姐妹都羡慕她有一个可交心的爸爸,不像她们的爸爸难以沟通…‥   和女儿的聊天结束了,我却久久的被一股亲情笼罩着,沉浸在幸福中、快乐中。为女儿的进步而欣慰,为孩子的理解而高兴。也勾起自己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很想写出来和所有家长朋友分享:   当一位好“船长”。如果把孩子的成长看成是一次远洋航行,那孩子就是一个舵手,我们家长就应该是一位好船长。我们既要放手让孩子到大风大浪中去搏击,去锻炼;又要帮

3、助孩子掌握好航向,提防暗礁和各种不测。儿子上初中以后,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够,会吃不好、睡不好,于是,隔三差五到学校看孩子送营养品。可是,我从不这样做,即使学校离家只有十几里。因为,我知道“笼养的鸟儿”是飞不上蓝天的。但是,我也绝不会对孩子不闻不问,而是经常同孩子的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动向,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女儿虽然已是大三学生,我仍会经常与她沟通,帮助她校正人生的小船。   做一位“好朋友”。要想让孩子接受我们的教育,听我们的话。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朋友”。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越大越难管,

4、“代沟”越来越大,为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双方没有心灵的共鸣。如果你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只有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疏远你,甚至厌恶你。曾有一段时间,儿子一周末回家,妻子第一句话总是“又考试了吗?成绩怎么样?”然后,就是一阵赞扬或是数落,弄得孩子很烦。我试着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取得孩子的信任后,她自然会把学习中生活中的进步或困惑告诉我。对于孩子的进步我会不吝褒奖,而对于孩子的疑难我更会及时帮其解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阅历的增加,我们家长一定要给孩子

5、更大的自主空间,千万莫什么都想管一管,拦一拦。但是,大是大非问题又绝不能姑息迁就,这才叫“真朋友”。女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和我聊一聊,谈事业,谈人生,谈自己的快乐和烦恼,我也会毫不保留地倾诉自己的心声,父女俩俨然就是一对好朋友。   分一点责任给孩子。无须讳言,现在的孩子大都自私、孤傲,缺乏责任心,这与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不无关系。试想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横草不拿树立的孩子,怎么会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我的做法是,从孩子五六岁开始,就有意识地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向他们公布家庭收入开支情况,讲一讲奶奶劳动的辛苦;吃饭

6、时拿碗筷,起床后叠被子等等。也许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使孩子从小就知道了关心家人,关爱他人是一种责任,从而也就有了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会继续用心去探索,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