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

ID:54017314

大小:750.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8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_第1页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_第2页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_第3页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_第4页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1期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35N0.12012年1月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an.2012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刘俊勇,刘婷婷(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81)摘要: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已经证明,大连地区建置始于燕秦,完成于两汉。大连地区汉代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器物,为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两汉时期,大连地区长期是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辖境。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设立,为大连地区的经济和社

2、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大连地区的繁荣。通过大连地区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铁器、建筑与砖瓦、陶器、青铜器、漆器青铜附件、龙纹金带扣、铜镜、钱币、印章、玉器等实物资料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的物质文化。关键词:汉代;大连;物质文化中图分类号:K87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12)01-0126—09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已经证明,大连地区建置城,长海县朱家屯城,普兰店市张店城、黄家亮子始于燕秦,完成于两汉。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城,瓦房店市陈屯城等。上述汉城中尤以张店城、年)任秦开为将,大败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为防陈屯城、牧

3、羊城和大岭屯城最为重要。经考证,坐备东胡再犯,“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落于渤海普兰店湾东北沿岸花儿山张店城为两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L,大连地区即时期沓氏县所在地[2;位于瓦房店市太阳街道王店属燕辽东郡辖地。西汉王朝迁徙山东、河北一带居村北的陈屯城为文(汶)县所在地[3;位于金州新区民至辽东,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方式被带入大李家大岭村青云河左岸的大岭屯城为东汉至三辽东,加速了大连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国曹魏时期的东沓县所在地。牧羊城、朱家屯城等经济的发展。汉武帝废燕王后,沿袭燕秦时期建为沿海防御之城。上述城址大多

4、始建年代可上溯置,大连地区仍为辽东郡辖地。两汉时期,大连地到燕秦时期,主要用于两汉时期。区长期是辽东郡沓氏县、文县的辖境,这为大连地汉代遗址多见于城址附近,如大坞崖遗址坐落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大连地区在牧羊城下方临海处,因其地是汉代港口,故名。的繁荣。该遗址发现有为保持用水清洁而套于井壁的陶井圈,还出土有成束的铁镘。营城子遗址出土有大量一、汉代遗迹概述的绳纹板瓦、筒瓦,可见当时建筑情况之一斑。大连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汉代城址有旅顺口区截至目前,大连地区经正式发掘的汉墓近千牧羊城、大潘家城,金州新区大岭屯城、东马圈子座。主要地点有:旅顺口区

5、刁家屯、尹家屯、对庄收稿日期:2011-07—2O基金项目:大连社会科学院研究项目(10DLSK328)作者简介:刘俊勇(1954一),男,河北南皮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东北考古研究。·-——126-——刘俊勇等: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研究沟、大潘家村、李家沟、土城子、柏岚子王家屯,甘井的双室或多室墓,出现于东汉后期,主要流行于魏子区营城子、前牧城驿、西小磨、沙岗子、大连湾刘晋时期。家屯、毛营子,金州新区王家屯、董家沟,普兰店市瓮(瓦)棺墓葬具有四种,一是以陶釜或陶釜花儿山张店、姜屯、驿城堡乔家屯、西北山、赞子河与其他陶器相互套接而成;二是两端用陶釜或陶

6、马山,瓦房店市长兴岛蚊子嘴、李官村、老虎屯马圈罐、陶盆等陶器封堵,中间用两或三片板瓦圈成;三子、陈屯等。是中间为一节陶水管,两端以陶器封堵;四是一种根据已发现的资料,大连地区汉墓可分为以下人体形的陶葬具,仅见于陈屯墓地。年代约当西汉几种类型:前期至新莽时期,尚未发现东汉以后的瓮(瓦)棺贝墓又称土圹贝墓。可分为单人单室贝墓、墓。究其原因,东汉以后家族葬兴起,儿童这时可分室合葬贝墓和同室合葬贝墓等,而贝石墓、贝砖以埋到家族墓地了。墓则为贝墓的孑遗。花儿山单人单室贝墓、分室合二、出土器物所见汉代物质文化葬贝墓年代应为西汉前期即高祖元年至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

7、206一公元前141年),营城子个别单上述城址、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各类器人单室贝墓与此期年代相当,随葬陶器组合为鼎、物,为我们研究大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提供了不盒、壶、盆,陶俑为模制,与中原地区西汉前期墓的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器物组合如出一辙;营城子汉代墓地第二地点和(一)铁器1954年发掘的大多数单人单室贝墓、分室合葬贝墓汉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已经十分的普遍,涉及的年代为西汉中期即武帝建元元年至宣帝黄龙元社会生产、生活、军事等各方面。汉朝初年,政府实年(公元前14O一公元前49年),随葬陶器组合与西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政策,这也汉前

8、期差别不大,仅增加了扁壶等陶器;同室合葬使得制铁业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铁制农具的贝墓和贝石墓、贝砖墓的年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