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驳岸的设计.doc

生态驳岸的设计.doc

ID:54059456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2

生态驳岸的设计.doc_第1页
生态驳岸的设计.doc_第2页
生态驳岸的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态驳岸的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驳岸的内涵与意义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木功能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有如下促进功能:(1)补枯、调节水位生态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卜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2)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生态河堤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

2、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净化。(3)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生态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进入水中的柳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设计不同河道断面的选择河道断而的

3、处理和驳岸的处理有密切的关系。河道断面处理的关键是要设计一个能够常年保证有水的河道及能够应付不同水位、水量的河床,这一点对于北方城市的河道景观尤为重要。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平时河道水量很小,但洪水来时又有较大的迁流量,从防洪出发需要较宽的河道断面,但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河道无水,景观很差。为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一种多层台阶式的断面结构,使其低水位河道可以保证一个连续的蓝带,能够为鱼类生存提供基木条件,同时至少满足3-5年的防洪要求;当较大洪水发生时,允许淹没滩地。而平时这些滩地则是城市中理想的开敞空间环境,具有较

4、好的亲水性,适于休闲游憩。美国加州山裘斯格达鲁普河滨公园设计,即在河道断面处理上采取了多种形式;它根据河道断面所处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态驳岸的选择(1)自然原型驳岸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棒树以及芦苇,葛蒲等具有真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我国传统的治河六柳法即是这方面的总结。(2)自然型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

5、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术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术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上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上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上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上柱或耐水原术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上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芦苇,葛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

6、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