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ID:5409837

大小:24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10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中考真题甘肃省武威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将选项填入上面的表格内)1.(2分)(2014•武威)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

2、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指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形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4•武威)2月29日,新发布的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C、煤属于化石燃料;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解答:解:A2014年中考真题、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4、;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符合题意;C、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3.(2分)(2014•武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A.熄灭酒精灯B.过滤 C.稀释浓硫酸D.将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

5、本操作.分析: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D、取用固体药品要一横、二放、三竖.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A错误;B、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C错误;D、取用固体药品要先横放试管,再把药品放入试管底部,最后慢慢竖起试管,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2014年中考真题4.(2分)(2014•武威)下列事故

6、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防触电的原则判断;B、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判断;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判断解答:解:A、为了防止触电,应先关闭用电器的电源,再用水灭火,所以错误;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C、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使室内

7、空气对流,为燃烧提供了更多的氧气,所以错误;D、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5.(2分)(2014•武威)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2014年中考真题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

8、溶液中溶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