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赛课(定)

漫话清高赛课(定)

ID:5411216

大小:3.35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7-11-11

漫话清高赛课(定)_第1页
漫话清高赛课(定)_第2页
漫话清高赛课(定)_第3页
漫话清高赛课(定)_第4页
漫话清高赛课(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话清高赛课(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漫话清高金开诚古人“话清高”检查预习授课教师:陆雪玲作者“话清高”我“话清高”注音:禅()让怪癖()孤僻()恬()淡钟罄()颍()水勾()当汲()黯蓬蒿()模()式shànpǐpìtiánqìngyǐnggòujíhāo检查预习mó绝唱:姑置勿论:实至名归:常指诗文创作的最高成就。姑且放到一边不去讨论议论。有了实际的成绩,名誉也随之而来了。释词三、研读文本:提炼观点,理清文脉(一)初读文本:理解古人如何“话清高”1.筛选信息提炼观点的方法:找关键语句,一般为该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句(写作也可用此法);2.快速阅读课文,找找在古人看来可算得上

2、“清高”的人物有哪些?提炼出古人对“清高”的观点和看法?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的勾当。孤高,孤独或孤僻1、古人怎样解释“清高”的内涵?卓越才能者名为清才;志行高洁者称为清士儒雅文章则谓之清文;廉洁奉公者颂为清官纯洁之友情则誉为清交;在古代,清高曾是个褒义词李白许由魏徵史可法颜真卿汲黯诸葛亮苏武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孟浩然以下哪些人在古人看来可算得上“清高”,为什么?类型观点清高的模式:1.不富贵2.有才艺评定清高的标准:1.严格性2.模糊性许由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李白孟浩然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和机会,

3、却不愿为人君有才艺本可做官,竟然不做因做官而不被评为清高用世之心过于急切,自负,缺乏恬退风度求援用世之心明显,无官可做牢骚满腹清高之人非清高之人原因人物理清思路内涵模式标准谈古论今1、为人清白正直、孤高2-4、清高与富贵无缘6-7、评定清高严格而模糊8、当代人应怎样对待“清高”?5、清高要有才艺作者认为清高在当今社会中还有没有存在价值呢?请在书中划出。●在当代●至于现在清高曾经长期受批判,但清高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并未降低。清高概念所包含的某些内涵,其价值趋向不仅未见疲软,反有坚挺之势。不能发财致富者:既富且贵者:“清”:为人正直清白

4、,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高”:不可过分执着于名利,避免沦为金钱、地位的奴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正直清白,洁身自好作者认为“清高”在当代有什么积极意义?2.作者肯定了“清高”的现实意义,但对“清高”的内涵他是怎么看待的呢?他是否完全赞同古人对清高的看法?试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并提炼观点。思考:点拨:捕捉信息的方法,抓住说理性散文中一些议论性的语句和含有感情色彩的词;注意提示语,如“由此看来”“因此”“当然”.“总之”等;类型隐藏的观点许由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李白孟浩然“当然,真

5、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当然,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之高是远非清高二字能比”这样看来,孟浩然是理应成为一个清高样板的清高之人非清高之人关键句人物“反映了古代士人相当混乱的价值取向”、“真不知是什么道理”;1.许由不为天下办事,算不上清高。2.认为“清高”需要有所作为;真正清高的人:淡薄名利、不慕虚名;肯定有高风亮节、积极入世的态度和精神清高是褒义词,但也不算很高的评价清高不是个十足的褒义词;清高是个不用弄得很清的一个概念;(三)小结作者认为清高应该是有作为,却淡泊名利,不慕虚荣,清白正直,即“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中国知

6、识分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一种是“入世”:“明知不可而为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积极投身态度,如孟子。一种是“出世”——主张“无所为”“无为而治”。尘世污浊不堪,我乐得独守其身,我遗世独立,自得其乐。如屈原,陶渊明;至高处世态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淡泊名利,但又积极投入自己钟爱的事业,为之付出毕生。示范:清——清明透彻高——伟岸挺拔(一)你心目中的清高是怎么样的呢?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清”和“高”;拓展延伸我眼中的清高北大才子卖猪肉陆步轩,北大高材生。1985年以西安市长安县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

7、在机械厂工作,先后创办三家小商电,一家装修公司,皆无果而终。2000年与妻子一起开办一家“眼镜肉店”,以一名文人之身专心在菜市场卖猪肉至今。一时“北大才子卖猪肉”现象成为市民广泛讨论的话题。经济学硕士支教贵州山区徐本禹,22岁,华中农大经济学硕士。入选央视“2004感动中国”候选人。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放弃攻读研究生,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目光中,去贵州山区最为贫困的岩洞小学教书。在没有任何经济援助的情况下,整整坚守了一年。2004年4月,徐本禹回到母校作报告。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

8、头,我很害怕,我真的快坚持不住了……”两天后,他又踏上了去贵州的路……你认为谁是清高之人?A:老陆B:小徐C:二者都是D:二者皆不是课堂辩论:【正方】清高是一种精神食粮,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缺。【反方】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