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

ID:54236746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5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_第1页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_第2页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_第3页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注释〕(1)《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

2、此首为其中之二。  (2)沦:沉,落。西阿(ē):西山。阿,大的丘陵。素月:皓月,皎洁的月亮。(3)万里辉:指月光。。荡荡:空旷广远的样子。景:同“影”,指月光。  (4)户:门。夜中:即夜半。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5)气变:气候的变化。悟:意识到。时易:时节改变。时,指时令,节气。永:长。(6)无予和(hè):即“无和予”,没有人同我相交谈。挥杯:举杯。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7)掷:抛弃。不获骋(chěng):不得施展。这两句是说光阴弃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

3、(8)此:指有志不得施展这件事。终晓:彻夜,通宵达旦。不能静:指心情不能平静。这两句是说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4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运用比较阅读法品味两首诗歌的意象,情感与风格。过程与方法:导入—品读诗歌—比较意象—比较情感—比较风格—知人论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人论世,理解诗人归隐后淡泊平静的心境下“悲凄”的思想感情,欣赏陶渊明的人格美。教学重点: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运用比较阅读法品味两首诗歌的意象,情感与风格。重点难点:感受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欣赏诗人的人格美。教学方法:诵读

4、法、比较阅读法。一、导入新课:这是一位真诚的诗人,他抱朴含真,任情自得;这是一位超脱的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这是一位艺术的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前苏联)今天我们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杂诗(其二)》,运用比较阅读法来品读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二、品读诗歌1、听配乐朗诵诗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根据注释初步品读诗歌3、学生齐声朗读诗歌三、比较意象《归园田居(其一)

5、》《杂诗(其二)》分别选用了哪些意象?各具有什么特点?生作答:《归园田居(其一)》: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田园生活)特点:纯朴、安静、和平、淡远《杂诗(其二)》:落日、素月、寒风、冷枕特点:清冷四、比较情感《归园田居》与《杂诗其二》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表现的?生四人一组讨论后作答:《归园田居(其一)》:淡泊、愉悦诗人以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恬淡质朴的躬耕生活与“樊笼”、“尘网”般的官场生活进行对比,抒写了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淡泊、愉快心情。《杂诗(其二)》:悲凄教师作相应点拨:诗人从“尘网”、“樊笼”中逃离

6、出来,停泊在宁静的港湾,但它能否回避自己内心不时而来的风风雨雨呢?《杂诗其二》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已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有10年之久了。这首诗歌表达的情感与《归园田居》是否相同呢?1.师问: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 生答:悲戚。 2.师问:诗人为什么“悲戚”?(用诗中的语言回答) 生答:“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4掷、骋儿子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悲切。(结合诗人生活背景

7、讨论)393年(29岁),任江州祭酒。      (不久解归)400年(36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   (三年后归隐)404年(40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三年后归隐)405年(41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很快辞职)405年(41岁),任彭泽县令。      (81天后辞归)入仕的13年里,陶渊明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本是怀着救济苍生的愿望来做官的,但是他先后辅佐的政权却一个个上演着统治者争权夺利的丑剧。官场内部的倾轧和斗争也让“少无适俗韵”的他难以适应,更让他济世的抱负无法实现。3.师问: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戚”的?

8、(生作答,师选择相应的诗句进行点拨)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辉煌的景象作为铺垫,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诗人运用晚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