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了》教学案例.doc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

ID:54237527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15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_第1页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_第2页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_第3页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_第4页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来了》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来了》教学案例襄州区双沟镇肖坡小学赵迁爱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一、教材分析: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应力求让

2、学生多感官、全方位的体验对象。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由表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表现的自信心。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逐渐能客观、实事求是地认识周围事物,并能凭记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他们思路更广,思维更活跃,同时也欢迎更新颖,更有趣味的美术活动形式;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喜欢用自己独特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满足儿童的这些认知、身心特点,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增强学生的感受,在启发学生思考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这样对学生观察、想象力和绘画表现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学习目标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2、培

3、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习过程:四、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五、学习准备:教具:课件、示范作品学具:彩色纸,白纸,彩笔。六、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听风1、导入: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段声音,看看能不能听出是什么声音?2、课件播放风的声音。师:好,可以睁开眼睛了,大家听出来了吗?那是什么声音呢?(生:风)是风来了,在和我们打招呼呢!3、板书:风来了4、打开书自学本节课内容。二、找风1、师:听过了风声,大

4、家想象一下,风究竟长什么样子呢?谁能用线条画一画风的模样?2、学生上台画风。3、师:从你们的线条中感受到风的方向、大小、快慢,那么你们知道风是从哪里来的吗?4、师:播放课件(风从哪里来)5、生:观察稻草人动画,感受风来时的感觉。6、师:事物倾斜的角度决定风的大小。三、示范风1、师:大风来的时候,有些物体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出示范画(静止不动的柳树):无风时的柳树。师:当大风来的时候,它会有什么变化呢?师进行示范“风来了”的情景。2师出示几幅不同形态的柳树的作品。学生感受风的大小?3、播放课件图片: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人在大风中的样子。(多引导动作和表情的不同)。学生情景模

5、拟,进行互动环节,进一步感受风来了的感觉。师:欣赏了这些图片,我们知道人在风中不仅有动作的不同,而且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有紧张的,有艰难的。师:出示纠错作品(风向一致)生:认真观察,纠正错误。四、画风1、师:现在该你们来动动手了,请看作业要求:A、突出主要事物B、添加适当背景C、铅笔画出轮廓并勾线。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2、学生作画,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听音乐作画)五、评风展示作业。师:你最喜欢那一幅?哪幅画最有特色,最能表现出风来了的感觉?为什么?六、教师总结;同学们,风是多变而又捉摸不定的,微风很体贴常常喜欢抚摸田野里的麦子、稻子

6、、闻闻花朵的香味,与大人小孩握手问好,十分彬彬有礼。可是,但风放荡发狂的时候,它成了世界的主宰。但是,与推着人走的顺风相比,我更喜欢逆风而行。逆着风走,身边呼呼响,犹如军号阵阵,会使人产生一种激越感,那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要勇于面对困难,迎风而上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案例反思:无论是哪一门类的艺术家,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生活素材和审美体验,为艺术创造积淀丰富的艺术体验,需要在艺术创造的初始阶段进一步有目标的丰富艺术体验,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亲身经历的“风来时”的生活情景入手,先

7、让学生畅谈对风来时的感受。短短的几分钟,就唤醒学生对风的感知,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小学生是在听着童话故事和看着动画片长大的。他们天生喜欢给世界万物赋予人的思想。把风拟人化处理,是我这节课的教学特色,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用儿童特有的天真来表现自然万物,更符合儿童的天性;更富有孩童天真的情趣;更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石。本课通过使用引导教学法,分别从引导学生画风的线条、画物体、画人及事物,使学生在认识上解决问题,然后动手表现出来,使美术课彻底摆脱了过去的老师手把手演示、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思维意识的状态。画出的画完全符合孩子们主观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