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过桥教学案例.doc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doc

ID:54238061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兰过桥》一课教学案例且末县小学薛晓燕【情景说明】《兰兰过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篇幅较长但文字浅显,通俗易懂,主要描述了一位桥梁工程师带着自己的孙女乘车外出游玩,看见了几种神奇的桥,着实让兰兰大开眼界。这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精彩片段】—、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  生1:我见过小木桥。  生2:我见过石拱桥。  生3:我见过立交

2、桥。  ……  师:老师见过的桥不仅有你们常见的,还有几种不常见的,今天,我把它们带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此时,教师出示国内外形式多样的桥的图片,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各种神奇壮美的大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学习兴趣昂然唤起。)  师:看了这么多桥,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1:这些桥太漂亮了。  生2:这些桥简直太有趣了。  生3:建桥的叔叔阿姨们真了不起!  师:是呀,这些桥都是人们用智慧创造的结果。有一位老爷爷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更为奇特的桥,想不想再看一看?  生齐答:想!二、合作讨论探究  师:兰兰在爷爷的介绍下认识了几种什么样的桥呢?  

3、生:兰兰认识了潜水桥和塑料桥。  师:这两种桥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  (大家分小组深入讨论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选派代表汇报交流。遇到问题师生共同纠正或补充。)  师:可是,这么神奇的桥与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1:有了桥人们出门就方便多了。  生2:有了桥就能使交通更发达。  生3:有了桥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看来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它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乐趣。三、内化角色表演  师:兰兰能看到这么神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真要感谢自己的爷爷,

4、那么,你想对爷爷说些什么?  生1:爷爷真伟大!2  生2:爷爷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桥梁专家!  生3:爷爷,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向你一样做一位工程师,发明更多更神奇的桥!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假如你就是一位桥梁工程师,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所发明的潜水桥或塑料桥呢?在小组中互相演一演,评一评。四、升华明理,总结质疑  师:课文学完了,现在能说说你明白了或懂得了什么吗?  生1:我明白了桥的样子不同,作用也会不一样。  生2:我懂得了现在科技发达了,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桥。  生3:我明白了要想有发明创造就要从小多动脑筋。  ……  师:可是,你还想知道

5、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谁能大胆的提出来。  生1: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生2:塑料桥里的空气是怎么打进去的?  生3:有了潜水桥,是不是潜水艇就不需要了?  ……【案例分析】  情境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能引起学生极大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孩子一旦进入情境,对课文中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便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样,孩子理解课文便能化难为易。一、创设良好情境,提供自由空间  本案例中,从教学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形态各异的桥”的情境,把

6、学生带入一个“桥”的世界,激起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优美的音乐,精美的画面及课文录音的同时出现,学生的视觉、听觉高度集中,完全进入所设情境,仿佛主人公亲临其境,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之中。二、角色表演,充分体验  情境教学中有多种创设情境的具体途径,其中之一是角色表演,体验真情。在本案例中,学生一开始对神奇壮美的桥充满好奇之感,顿觉大千世界神秘奇妙,探索奥秘的情感蠢蠢欲动,随着情境的不断发展,学生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进一步深入课文,感知内容,为探究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学生在角色表演中充分体验到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伟大之举,深深体会到科技力量及

7、现代技术的巨大功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欲油然而生,树立了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理想。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本案例中,从“激趣导入”到“角色表演”直至“升华明理”,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讨论探究”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阐明观点,互相补充评价,极大地发挥了主体功能,学得积极、主动。再如“角色表演”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完全融入情境之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做必要的引导、点拨与评价,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

8、生,让全体学生投入其中参与活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充分展现。  总之,新课程注入了语文教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