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doc

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doc

ID:54242332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持轻物投掷教学设计新建县第一小学刘建敏一、教学内容持轻物投掷;五年级(水平三)二、教材分析投掷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上肢运动为主,结合下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适合不同的年龄学生,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本课以自制羽毛球为轻物,让学生练习原地持自制轻物掷远、掷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又安全。通过持轻物掷远、掷准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持轻物掷远的“蹬”、“转”、“挥”方法及正面单手掷准的方法,促进学生上肢肌肉、关节、力量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投掷能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利用

2、自制轻物组织学生玩游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情趣,培养创新能力。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持轻物投掷在中低年级已经出现,五年级学生对投掷轻物技术掌握的不是很好,大多数学生只会乱投。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持轻物投掷的

3、动作概念,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初步掌握持轻物投掷的技术,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投掷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五、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原地持轻物掷远肩上屈肘、快速挥臂,正面单手掷准肩上屈肘;难点:原地持轻物掷远动作的协调连贯性,正面单手掷准肘关节向前及出手角度适当。六、教学方法和学法教法: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创设教学情境,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

4、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七、教学过程开始与准备部分8分钟(一)首先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

5、好,老师通过本学期语文课本上的《狼牙山五壮士》事例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做勇敢的小战士,激励学生学习持轻物投掷,提出课的要求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二)热身跑、自编热身操设计意图:考虑到天气较冷,先进行一般热身,使身体充分活动开来,发展学生协调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分发辅助器材由小组长领取辅助器材,分发给本组学生;设计意图:使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基本部分28分钟(一)学习持轻物掷远1.游戏“甩宝”设计意图:通过此游戏让学生体会投掷的鞭打动作。2.收回辅助器材,分发“弹药”(轻物),学

6、生尝试练习。3.集体讨论:如何才能投得更远?游戏“甩宝”与投掷有什么联系?请两位同学回答。设计意图;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4.教师小结,讲解示范。5.学生提高练习,教师巡回指导。6.请优生示范。7.学生巩固学练、比远。(二)学习持轻物掷准1.教师示范讲解持轻物掷准的动作,教动作口诀:两脚前后要开立,肩上屈肘要牢记,肘向前是关键,瞄准目标打得准。2.学生练习持轻物打靶。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三)游戏:穿越枪林弹雨设计意图:调节课堂气氛,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的积

7、极参与使教学进入高潮。结束部分4分钟1.伸展放松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2.对本课进行小结,表扬评价本课的学习情况,号召学生课后参与到运动中去。布置收回器材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疲劳,身心得到放松;培养学生下课后自觉放松的良好习惯。八、预计教学效果预计平均心率为:120次/分。最高心率为145次/分,大概出现在三十五分钟时。运动密度约为48%,运动负荷为中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