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doc

优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doc

ID:54257392

大小:1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5

优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doc_第1页
优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优生的心理问题与疏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往往把学习有困难、成绩落后的学生作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主要对象,实际上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存在着很多心理问题和困惑,同样需要教师去关心和帮助,并引导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健。一、学优生的心理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成绩优异学生的心理状况虽然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1、自信,但往往比较自负,甚至目中无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喝彩声中,听多了表扬和鼓励,往往自我感觉很好,因此时常会对家长语重心长的教育不以

2、为然;对教师善意的批评有抵触情绪;对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意见不屑一顾。在课堂教学中,轻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在与老师特别是和同学的交往中,往往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2、学习情绪饱满,但易发生心理波动,情绪化明显,经不起挫折。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期望值都很高。对学习的兴趣较浓,上课能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较大影响。3、个人活动能力强,但集体合作精神不够,容易我行我素。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般感知能力、应变能力、开展班级工作

3、的能力和号召力都强,但在集体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表现欠佳。他们一方面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想甚至不愿意与同学合作共事,因而表现出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不积极参加,另一方面觉得学习好比参加活动更重要。这样既不能发挥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应有的作用,也使他们得不到锻炼和提高。4、有一定的拼搏精神,但嫉妒心理较严重,缺乏友好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有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容易产生惟我独尊的思想,容不得别人胜过自己,对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产生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竞争的结果非胜即败,缺乏“双赢”的理念和心态。表现在

4、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崇尚个人奋斗,不愿与同学交流、探讨,一旦被他人超越,则耿耿于怀、心理不平衡,乃至产生怨恨思想。5、学习成绩优异,优越感强,但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热情不够。“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理,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些家长不恰当地给孩子施加压力,灌输一些诸如学习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的思想,再加上个别教师对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不正常偏爱,使学生们的上进心掺杂了许多自私自利的思想成分,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只要学习好、成绩优,其他一切都无所谓。使得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难以有大的作为,

5、于国于民难有较大贡献。  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1、树立平等意识,保持一颗平常心。平等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意识,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此,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客观而公正地对待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其成绩不抹杀,缺点不掩盖、不护短,爱之有度,严之有理,尊重他们的荣誉感,淡化他们的优越感,帮助引导其始终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能与同学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活动,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能有更

6、多机会了解其他同学的长处,认识与人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从而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心理体验。2、抓好挫折教育,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相对宽松,成长过程较为顺利,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和老师的掌上明珠,很少经受生活的磨炼和失败的考验。在他们的心目中,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那么美好,只有真、善、美,没有假、丑、恶,一旦遇到生活学习中的挫折或打击就会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因此,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立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适当的教育情景,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在他们成功之途上设

7、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也能品尝、了解到生活的复杂和人生的艰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其抗打击、抗挫折的能力。3、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自我教育是指依靠自身的调节功能,解决自身遇到的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通过“内省”、“慎独”、“躬行”等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适,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进行自我教育缺少的是引导而不是能力,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和细心人,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他们同爱恨,共欢乐,从他

8、们的喜怒哀乐中发现他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不足和问题,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这些问题,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把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行为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已由一个受教育的客体转化为经常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把“他律”和“自律”统一起来,为自身的成长乃至终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