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

ID:5425893

大小:467.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1-12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_第1页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_第2页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_第3页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_第4页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围绕核心素养,探究面向未来的课程结构变革深圳明德实验学校程红兵未来学校时空变化理念更新技术换代结构变革……结构变革,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学生素养——核心素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方略是什么:打开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伯恩斯坦的课程理论不同课程之间并没有严格分开,而是出现在一种开放的关系中。打开即变革——思维变革打开促变革——结构变革课改指向:结构课程结构课堂结构评价结构教师结构课程结构

2、变革——由表层走向深层课程表层结构——揭示课程的表层意义课程深层结构——揭示课程的深层意义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明德的教育哲学——自由教育——学校自主办学——自主自为自律自立的文化主体教师自由教育——虔诚向善纯静教学的文化自觉学生自然生长——保存天性顺应天理的文化传承明德的课程旨归——一所将东西方教育精华高度融合的学校;一所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一个家长给孩

3、子的信父母不希望你成为运动健将,只是希望你有健康的、充满活力的身体;父母不需要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你需要有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和懂得欣赏美的心灵;父母不需要你门门功课都优异,但你对知识要终身保持孜孜以求的劲头。明德的课程教学——一所构建高选择性与个性化课程的学校一所培养批判思维生成智慧课堂的学校明德课程结构变革结构思想:由体系课程转为谱系课程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课程由单维课程转向立体课程明德课程结构思想之一“体系课程”——“谱系课程”(静态-动态)国家课程,必修,校本化实施学校课程,选修,生本化建设特

4、需课程,自修,个别化服务明德课程结构思想之二统一课程——差异课程(群体-个体)走班制选修制特需制明德课程结构思想之三单维课改——立体课改(机械-活力)内容重构——学科重组——课堂重建——1、基础课程校本化重构(1)内容重构——引进、借鉴、整合、融合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国际课程为参照,将中西方融会贯通,创建学校自主课程。(2)学科重组现实问题: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教材编写各自为阵,学科教学互不往来,——语文和数学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思品和语文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边界穿越承认边界的历史性肯定越界的合法性小

5、学重组一年级、二年级——主题式综合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思品跨学科组合,架设学科通道,打通学科壁垒,将学科知识变成解决问题资源。课程思想、课程特征:亲近儿童儿童立场儿童意识、儿童视角儿童心理、儿童话语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在掌握文字的语言之前,儿童必须先掌握事物的语言。顺应儿童低幼学段儿童的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学习规律1、由近及远的纵向顺序【空间时间远近】2、可亲可感的生活情境【同学老师校园】3、生动可爱的形象故事【绘本形象细节】一年级:我——我的所在——我的成长年级上册下册一年级主

6、题1快乐的我(我)主题1春天来了(时令环境)主题2甜蜜的家(家)主题2我爱阅读(爱好)主题3我的乐园(学校)主题3我是好孩子(表现)主题4身边的动物(自然)主题4一起成长二年级:我(们)——交往——情感年级上册下册二年级主题1我们的社区(社会环境)主题1我们的节日主题2秋天(环境)主题2我的感觉(情感)主题3感恩在我心(与他人交往)主题3我们的家园(情怀)主题4动物朋友(与自然交往)主题4我爱科学(兴趣)初中重组文科综合——语文与历史石壕吏与安史之乱木兰诗与府兵制孙权劝学与北宋恩荫制赤壁怀古与文字狱

7、历史与地理克里米亚文理综合地理与生物雾霾与呼吸道数学与美术戏剧组合初中课本剧小学绘本剧文科综合——中国文化原典阅读(文史哲)历史、语文、思品美国人的选择——语文教材取材首先是特别注重社会历史意义哥伦布的《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美洲土著族之一的昂昂达族的《龟背上的土地》;黑奴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讲述的奴隶的“有趣的故事”;约翰·史密斯的《弗吉尼亚通史》;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托马斯·杰弗逊的《独立宣言》;美国革命时期最有力的演说家帕特里克·亨利的《在弗杰尼亚州大会上的演讲》;亚伯拉罕·林

8、肯的《葛底斯堡演说》;这些都是在美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的重要作品,历史意义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重视文学代表性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厄舍府的倒塌》;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自然》;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马克·吐温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杰克·伦敦的《生活》;约翰·斯坦贝克的《龟》;欧内斯特·海明威的《在另一个国家》;凯瑟琳·安·波特的《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詹姆斯·瑟伯的《幽灵进来的那一夜》;伯纳德·马拉默德的《前七年》;约翰·厄普代克的《棕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