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ID:9122433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上传者:U-991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_第1页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_第2页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_第3页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_第4页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变革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陈东永李红鸣郭子其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发展、关注知识的内涵与教育意蕴、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生态、强化课堂创新水平、增强教师的变革内驱力。这样才会让课堂屮的交往型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发育学生高阶思维,形成文化学习场域,进而有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厚度、宽度、高度。关键词:核心素奍;变革课堂;思维与文化价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变革课堂,需要教师对课堂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智性走向人文性,从真理性走向艺术性。只有对课堂进行饱满的人文性与深层的智力性思考,探寻具有教育之美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变革才会既有力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又滋养出学生的关键品格。当下的课堂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时代要求,关注学生适应21世纪发展的特别能力,优化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行为与教学机制,让课堂教学直抵学生的心灵成长,从而达成教育乃发展人、成就人的宗旨与目的。一、课堂应关注学生个体生命(一)教师应通过“灵魂转向”(柏拉图语)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教育的价值包括指向学生个体,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培养和发展人的生产劳动的工具性价值,以及实现社会生活价值的社会性价值(消费性价值)。与此契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自主发展对应教育的个体性价值,文化基础对应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社会参与对应教育的社会性价值Ill。有鉴于此,教育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劳动,从而将教育停留在给予学生工具性知识层面,局限于工具性知识的教育就是将学生的生命抽干,禁锢了学生的灵魂,学生就毫无人生意义与目的地吸纳知识,这种没有生趣与活力的学习活动,自然抑制学生的生命创造活力。事实上,教育需要观照学生的生命,让学生的生活志趣与爱好、情绪情感体验都浸入学习活动中,个性色彩都投射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内心感受到自我生命的力量。教育还需发育学生的社会性力量,让学生逐渐社会化,富有责任与担当,只有一个人拥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他才会不断爆发创造性力量,让个体在社会屮展现自我的价值,进而获得成就感。 富有个体生命价值与实现社会价值的教育境界才会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探宄,感悟知识的意蕴,学生才会通过兴趣、情感、意志、智力、责任与品格交织孕育出智慧果实,其知识学习才会转知成识,转识成慧,学生的心灵才会得到滋养,人格才会得到完善。(二)课堂需要切实促进学生成长教师需要审视课堂教学怎样促进学生发展。一是教师作为教育人,在教育信念上要明晰教育怎样影响人,怎样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二是要悉心观察学生的人文素养。正如荀子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三是思考知识的教育价值。教学要兼顾“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谁的知识方有价值”,进而反思教育应给学生怎样的影响,哪些因素最能影响学生。因此,学科育人、实践创新、科学素养、发展方式、深度教学等等,都具有无尽的教育意蕴,都需要教师躬耕课堂,深究内涵,着力提高教学品位,有力发展学生的情智世界。四是需要培育学生的沉思品格。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主体的觉醒,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调动经验知识,通过主体“摄入”知识内层,探宄微观世界,对知识进行探幽索微,敏锐发掘震撼心灵的意蕴,从而获得知识的真切性理解。二、课堂应关注知识的内涵与教育意蕴知识是用来成就人的,怎样利用知识影响学者呢?狄尔泰(WilhelmDilthey)提出人文科学由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三个层次构成m。武谷三男作出总结,提出科学发展三阶段论。第一个阶段是现象论阶段,即描述科学现象和描述实验结果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实体论阶段,即了解产生现象的实体结构,并根据这种结构的认识,整理关于对象的描述,以获得规律性认识。第三个阶段是本质论阶段,即概括出实体的本质规律,并且根据这种本质规律进行推测,具体地预言出这种实体的性质D1。其实,所有知识都带有事实与现象、抽象与概括或命题,思维、思想及其价值等特征,因此,在知识教学的层次上应关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活动经验、核心观念与学科方法、认识方式与学科思想等;在知识的连接上需要教师调动学牛.经验,发现知识之间的映射关系,觉察知识的关联,形成知识系统,促成知识的深度整合XU;在教学中成就人的基本素养上应注重知识与经验,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力,注重策略与反思,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滋养学生的意志与进取品格,发育学生的生命力。课堂教学在实现人的发展路径上,重视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在教育促成人的发展最高境界追求上,应重视培养学牛.的批判与创新能力。包1因此,课堂教学的真谛乃是学牛.利用知识达成情智融合共生之目的,追求求真尚美的人生境界。为此,课堂需要深度诠释知识的符号意义。课堂教学不应停留在对符号的简单认知上,应认识文字内容的“符号表征”与“符号意义”,进而鞭辟入里地透视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思想,深度揭示符号之间的思维方式与逻辑结构,把握观点与证据的内在联系,这样才会促进学生进行学科思维,只有沿着这样的路後加以教学,学生才会真切领悟文字符号的内容与联系,才会在新情境下生成知识,发掘知识的复杂意义,从而拥有N生探究的愉悦体验。所以,对教材符号 的解码、意义诠释、知识建构不能停留在符号表层意义的理解与联系上,必须植根地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文化意蕴,发掘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与思想价值,让学生所>』得的学科规则、公式等原理性知识灵动活跃起来,深度发育学生的思维,同时发展学生的意义世界。三、课堂需要营造高品质的文化生态环境熏陶人,环境成就人。课堂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通过学科思维理解知识,利用情感与志趣提升价值判断力,引领学生成为一个思想者,从而构建起一个文化学习场域,这样的学习场域才会有力唤醒学生的心灵,让知识富有思想与价值,打开学生的视域,给人的成长以力量。课堂应有高品质的教学环境,学生冰会感同身受教师的教育召唤,也冰会赋予教育环境的微小元素以思想、道德的力量,形成春风化雨的浸润效应。因此,教师要回应学校文化,追求教育环境的科学化、人文性,教育才会避免苍白无力的困境,也才会迎来教育的光明前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课堂还应具有信息时代的鲜明特色。现代课堂融入超媒体,改变了课堂的形态,课堂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来演绎知识的生成过程,促进学生视觉、听觉、知觉的多通道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现代技术下釆用微课、翻转课堂也改变了课堂的结构,甚至是师生的身体距离与心理距离,这些也在形塑着新的课堂生态。课堂需要深度的创新路径与品格课堂教学创新首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思考问题,敢于言说,与教师对话,与学生辩论,通过质疑辨析,达到辨则明、辨则清、辨则新,引导学生养成质疑思考的习惯。这样才会有效达成课堂教学中的人与自我、人与人(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编者之间等)、人与文本的多样性互动,进而“打造多声对话的课堂世界”M。其次,课堂耍注重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课堂教学应遵从“学科知识一学科方法一思维方法”的路径,即从学科知识找寻学科方法,再由学科方法找寻思维方法。这样,就使最终建立的思维教学内容既与学科方法具有联系,又与学科知识存在关系。m同时给学生有效的程序性知识,让学生有清晰的思维工具与思维路径。还要依托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监控,培育学生的元认知素养,学生只有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素养,冰会“能”学,进而促进“会学”与“乐学”。第三,课堂要重视问题解决。学生只冇在问题解决中,才会习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育高阶思维,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并让课堂滋养学生的人生价值。因此,教师耍创设出富有学科思想价值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学科的思维属性及其学科知识产生的逻辑属性,正如有学者指出:“问题及问题链的构造应反应 知识的来源,复演知识的产生过程。好的问题可以导致一个学科的产生,可以再现知识产生过程的曲折性、艰巨性。”M课堂所设计的问题还应紧跟时代认识,与时代保持紧密联系,这样,学生解决的问题才是时代之所需,也才会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的素养。第四,课堂创新需要教师的教学转化能力。教师应将教材资源转化为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与问题,学生冰会沿着教师的学习导引路径与学习任务(或思考性问题)进行有效学习,让学习可感可学。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科教学知识(PCK知识)水平。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有学科教学转化能力,这样的教学才会具有专业性。五、课堂需要强化教师的变革动力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应始终处在变革探索中,欲实现此目标,一是需要教师具有教学变革内驱力。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教育改革的成功决定于教师,只有激发教师的专业意识、学术意识、道德伦理意识,才会创生性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才会洞悉他者心灵,给学生心灵以慰藉与鼓励,促成学生生成自我成长的力量。二是需耍教师养成反思与追问的习惯,进而形成反思性变革力量。教师应反思与追问:课堂应如何影响人,进而培育学生的良善品格;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知识的教育价值,通过对学习者的积极影响,有效发挥教化功能;在知识的教与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与自主性,如何进行教学形式的变革,例如,如何利用微课聚焦教学重难点,突破学生的学习瓶颈,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知识深度融合,促成学生多通道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现代媒介信息素养。教师还应坚持与同行共学井进,因此,教师不但要有观摩他者课堂的热情,还要有观摩课堂的现场学习力和教学反思智慧,教师需要洞悉课堂知识教学的文化意蕴与思维价值,并丑品味课堂屮人与人的互动与知识生成。课堂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是教师最为熟悉的职业活动场景,教师需要关注教育活动中教育人(教者与学者)、内容(包括技术支持)与环境是如何交织作用的,植根领悟教育教学之底蕴,反思性检视教育意蕴,深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追问并实践课堂中变革课堂,有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厚度、宽度、高度与新度,着力演绎出精彩的课堂乐章。参考文献[1]杨志成.从价值到结构一一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论解构[N].中W教育报,2017-4-12(5).[2](德)威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据英译本转译)[M].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7.[3]徐玉华.武谷三男“三阶段论”方法论的哲学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1983,(3):11. [1]郭玉英,姚建欣.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科学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65.[2]裴娣娜.学习力:诠释学生学>』与发展的新视野[J].课程•教材•教法,2016,⑺:5.[3]钟启泉.打造多声对话的课堂世界[N].中国教育报,2016-9-22(7).[4]邢红军.中小学思维教学的深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7):33-39.[5]徐章韬.数学单元小结课的认识及其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6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