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

ID:54374412

大小:559.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01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_第1页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_第2页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_第3页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_第4页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2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01I36No.22014年3月JoumalofNingxia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Edition)Mar.2014《劳动合同法》对性别间收人差距的扩大效应——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王生发(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然对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但同时也使得潜在的女性自然附着成本显性化,企业趋利避害,转而雇佣更多男性,在趋向于新的薪金均衡过程中,必然加

2、大了性别间收入差距。本文基于2004年、2006年和2009年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验证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性别间收入差距显著增大;第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婚育女性和未育女性收入差距显著增大;第三,成本敏感度越高的企业内员工性别间收入差距越大。本文的结论是:市场竞争条件下,性别间收入差距是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贴现值,要想控制性别问收入差距.在强调女性员工权益保护的同时,还必须着眼于解决企业成本负担问题。关键词:性别间收入差距;倾向得分匹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志码:

3、A文章编号:1001—5744(2014)02—0076—08一关于性别间收入差距的综述均是基于经济效益最优化而非效用最大化.雇主基于情感效用上的性别歧视必然与最优化决策相抵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吃大锅饭”“搞触,最终将受到市场的惩罚_7]。因此笔者认为。在市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收人差距问题开始出现,尤场化程度日渐加深的中国,无法被解释的性别问收其是不同性别间劳动力收入差距的问题开始凸显入差距主要是隐蔽的自然附着成本的当前贴现值,出来[1。根据张丹丹的总结,不同性别间表现出的而并不会含有太多的性别歧视成分。这一观点也契劳动力收人差距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个人

4、合了Liu等人的推断_8]。基于此,本文参考Zhang等禀赋特征决定.剩下的无法解释的部分则被归人情人的研究,将其称为性别间收入差距,而非盲目地感认知上的性别不平等.也就是很多学者所说的归之为性别歧视『9]。下文所述及的性别间收入差距“性别歧视”_3]。依笔者看来,这种划分虽然精巧,但也主要是指这一部分基于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的收仍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个人禀赋特征并没有控制入差距。男性和女性之间天然的生理差别.如女性在生育期国内外学者联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现平均要旷工160天[4-,不仅给企业带来非生产性的实,认为性别间收入差距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市额外成本。也可能给工

5、作接续带来损失成本,这可场竞争的加强会促使企业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制以看作女性区别于男性的自然附着成本[5]。这种自度提高生产,其直接结果就是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然附着成本有双重隐蔽性,一是不能立即产生,但生理差别转化为收入差距[“]。一个明显的例证就会在未来必然发生。二是不会在受教育水平、年龄是1998年我国取消大学生工作分配制度后,性别等个人禀赋特征中得到体现,而落人无法被个人禀间收入差距连续攀升12],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作分赋特征解释的部分。根据Becker经典的歧视经济学配制度的取消,意味着政府计划手段在分配领域的理论[6],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深入,一切行为决策渐

6、次退出及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部分收稿日期:2013—12—28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基金项目(cxjj一2012—413);宁夏回族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1NXXZXO1)作者简介:王生发(1981一),回族,宁夏银川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一76—学者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生扩大效应。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主要有以下政府在劳动力收入分配上的计划手段逐渐让位于市几点贡献:一是将性别间收入差距定义为女性自然场化机制,同时又没有引人合理的法律保障机制,造附着成本的贴现

7、值,认为性别间收入差距是市场竞成女性在就业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这是我国性别争下的必然结果;二是发现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严间收入差距问题出现并持续存在的根源E13-14]。如最格的法律保护显著扩大了性别间收入差距,对女性为突出的女性生育期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由于女性员工有负面作用,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匮乏。尤其员工在生育期劳动权益得不到政府的强力支持,带是《劳动合同法》的颁布适逢经济危机,企业更加注来了女性员工工资拖欠、工作不稳定等诸多弊端。重成本控制.仅仅依靠严格的法律保护反而危害了学者们提出通过加强法律保护来控制性别间收入女性权益,本文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