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

ID:54376502

大小:529.2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01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_第1页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_第2页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_第3页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_第4页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6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01.36No.62012年11月JournalofXiangt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Nov.,2012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俗语的文化意象英译辛红娟,宋子燕(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上海开放大学,上海201900)摘要: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大卫·霍克斯英译《红楼梦》文本中俗语所含蕴文化意象的英译。霍克斯从特定翻译目的出发,遵循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灵活运用多种具体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策略兼容并蓄,应对错综复杂的“文化意象错位”现象,为汉语俗语英译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2、性批评理路。关键词:目的论;《红楼梦》;俗语;文化意象;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6—0146—05一译文所含蕴的深层文化动机。、引言“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吴世昌语)一句道出《红楼二、跨文化传通与翻译目的考量梦》作为华夏文明的一个缩影对于全世界的典型意义。《红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始创于2O世纪7O年代,目的论楼梦》被看作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不仅(skopostheory)是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广泛的概念范畴,由汉在于书中深刻地反映了它的时代,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倾向,斯·弗米尔(HansVermeer)创立。目的论重视文本的

3、功能,也在于其作者令人赞叹的语言艺术创造力。《红楼梦》在语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言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因其具有的深广思想和感情容动,一种意图性和目的性行为。弗米尔指出,任何交际行为量,使得语言呈现典型的意境美和传神美。特别引人注意的都有目的,翻译也不例外,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行为,是,曹雪芹把大量民间俗语“非常自然地、有机地渗透在整个任何一种翻译都有自己的目的oE3]z~l弗米尔提出目的论后,《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性格之中,共同成为以原文为准绳的等值论被打破,翻译研究视域得以拓展,学造就《红楼梦》这个伟大的艺术瑰宝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者们开始从目的

4、论视角关注具有跨文化传通使命和跨文化素”。⋯清人诸联在《红楼评梦》中言及《红楼梦》善用俗交际意义的译语文本,剖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抉择。语,且常有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之妙时说,“所引俗语,一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受特定目的驱使,以功能为导向,经运用,罔不入妙,胸中自有炉锤。”L2j1据统计,《红楼梦》以跨文化交流为使命。这种“目的”可以是译者的翻译目中使用的民间俗语约有三百余条。的,如经济利益、政治任务或文化目标,也可以是译文的交际古话、俗语的使用不仅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目的,如文化传播或思想启示,还可以指具体翻译策略所要思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风情、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达到的目的

5、,如异化是为了传播异域文化,归化则着重读者和生活哲理在俗人、俗事、俗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这理解的顺畅性。作为翻译活动中的关键性主体,译者自然要些丰富多彩的俗语却为翻译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一则,考虑译文的交际目的,而这种考虑往往又体现在译者的翻译它们承载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对文本功能具有非凡的影响目的之中,并进而影响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即所谓“目的决力,不可不译;二则,它们所含蕴的文化信息多为汉族所特定方法”。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译者的翻译目的就是翻有,具有极强的“抗译性”。因此,立足翻译目的理论,以译译行为的指向标,译者有时会通过译者序或译后记的方式直本功能为考量依据,以跨文化传通为操作

6、参考,对大卫·霍接阐明翻译目的。翻译目的不仅取决于译者自身,还受到其克斯(DavidHawkes)《红楼梦》俗语英译展开分类描述,分析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对译者翻译目的的考察应朝}收稿日期:2012—07—26作者简介:辛红娟(1972一),女,江苏徐州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在站博士后,中南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典籍英译研究;宋子燕(1957一),女,湖南长沙人,上海开放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红楼梦》英译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青年基金项目(编号:lOYJC740111);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WLH45);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

7、(编号:2012ZK206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中南大学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20983)阶段性成果。146着多向度展开。面上看来取决于译者的语言解读能力,实则从根本上取决于译者首先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其翻译行为译者所处的译者的翻译目的。面对《红楼梦》中的海量俗语,霍克斯采时代环境息息相关。霍克斯是在1960年代中期西方红学研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始终以翻译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