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汪政先生对话.pdf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

ID:54377969

大小:399.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1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_第1页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_第2页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_第3页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_第4页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汪政先生对话.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11文学教育.。...。.广与汪政先生对话姿f斗汪政,1961年8月生,江苏海安人。1977年考入南通师专中文业,分配至海安县西场中学任教,1984年考入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后调入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任语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2001文联,任江苏省文学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2009年调入;会。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巡视员、创研室主任,一级作家,中国作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市评论家协(注:在与汪政先生对话时,晓华女士也参与了进来。晓华,她与汪政先生大学毕业后到江苏省如皋师

2、范学校工作,从事中等师范2001年他们又一起调至南京。2O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开始合作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侧重于中国当代小说批评。)姜广平:读了这么多年书,看了这么多年的理论方面的著作,深中国当代评论家可能在体系、理论的建立上,与西方比相比,似乎}人家,从形式主义开始,接下来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继:五花八门的思潮与理论,洋洋大观,而我们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评界,也大多是在卖人家的东西。不知你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评论界的汪政:我们以前也有类似的感觉、看法甚至焦虑,但现在就不太正如衡量作品有许多不同的标准一

3、样,估量批评也有许多的角度、有的偏重于理论,有的则偏重于文本研究,有的比较理性、客观,感性、直观。没有一个批评家没有自己的观点、标准,他可能没有j自己的理论,也没有建构自己理言,“汉语小说”概念已具有了楼”读到《黑自》,从叶兆言的论体系的野心,但这并不能说明相当的体系性和系统性,是一个《枣树的故事》读到《没有玻璃他没有努力,没有建树。我们到很有创见和深度的话题。它很可的花房》,从毕飞字的《孤岛》现在还在沿用俄国三大批评家的能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读到《平原》,把他们都读老了。许多观点,批评史也对他们进行刻的影响

4、。然而,可能至今还是他们当年也先锋,但后来都回到了理论概括,他们好像并不醉心有很多人未能认识到这一点。作写实了。我们的理论批评也是如于理论大厦的构筑。事实上,理家们很少有自觉而清醒的认识,此。先锋是必要的,它一是破除论形态也是多样的。我觉得新时批评家们如果接续你们的思路认旧观念,二是实验新方法,这在期文学以来,理论的发掘、引进真做点研究,那将是一个有意义任何时候都需要,但不能整个文以及本土建设都做了大量工作,的事业。对此,你们自己有什么学都先锋,那是不正常的,就像我以为缺少的不是理论,而是认想法呢?现在大家都不先锋

5、也不正常,说真地研究现象,认真地研究文本汪政:我们本来也并不想对明文学没有热情,没有冲动,缺并在这些工作中自然而然进行理这个概念进行系统的研究。汉语乏牺牲精神。论的陶洗与冶炼,这样做也许只小说是用汉语写的,汉语是一种汪政:先锋是一种精神、态有灵光片羽,但价值却不可小独特的语言,有自己的语法。语度与经常性的动作,而不是一个视。言对文学来讲是一个先在,规定历史性的封闭的流派。姜广平:当然,像陈晓明这了文学言说的秩序。我们想汉语姜广平:对新写实、新生代样的批评家,可能是我们当中做小说显然具有与其他语种文学不等文学流派,你

6、们的关注也非常得非常好的,他提出了总体性的同的规律与特点,这是自然而然深刻。统观你们的写作,对一些概念,以此来界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事。但是中国二十世纪小说受重要作家,如贾平凹、史铁生、的发展。其后还提出了表意的焦外国文学影响大,即使用汉语翻余华、周梅森、虹影等作家也都虑及历史祛魅。然而,这里面的译,有时也尽量反映出原语种的进行了深刻的关注。最近,对范复制痕迹仍然非常明显。我与陈话语模式,再加上自“马氏文小青、毕飞宇、王安忆、阎连科晓明也谈到这个问题,深以为当通”以来,汉语研究也用印欧语也都给予了非常中肯的评价。我代文

7、学批评中,以本土化的理论系的框架来套,使汉语的自身特们为什么未能看到你们集中性地切人并形成体系的人好像还没点不被重视,所以想特别强调一研究一些作家甚至只研究一两个有,虽然,我跟孙绍振先生所持下。作家呢?我觉得前代有很多评论观点一致,陈晓明以自己的理论姜广平:熟悉你们的人可能家在这方面做得还是非常出色与当代用家一起书写着当代文学都知道,你们在文学批评上的起的,像我们的老师曾华鹏,主要史。这里面的原因是不是中国当步无疑是非常早的,在先锋文学集中研究鲁迅、郁达夫、冰心等代文学脆弱呢?我也想过这个问时期,你们以《叙述与呈现

8、》、作家;叶子铭,肯定是与茅盾的题,倒非常乐观,中国作家似乎《马原的小说操作》、《独白,一名字紧密相联的;徐开垒则是巴要做得好一点。张清华最近也在种新的文学倾向》等多篇论文,金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些评论讲,中国当代有大作,只是没有对马原、余华等新潮作家的小说家,总是以那些著名作家的研究大师罢了。但当代文学大师这一文本进行细致剖析和明确的肯作为他们标志性成果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