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ID:54410969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6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教材的分析:本课是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的第二课,为讲读课。这一单元是事理性的说明文,是在讲读课《大自然的语言》后的重点课文。又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起始课,它承担着说明文知识的奠定基础的重任。同时,这一课的知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文,吸引学生。讲好这课既是教学的要求,又是学好说明文的重点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克隆的知识,掌握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灵活)。能力目标:抓住关键句子,解读小标题,合作探讨。情感目标:明白科学探索追求永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说明四要素为教学的重点,

2、要逐一落实。即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教学难点:学习方法的落实;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学生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学设想:1、 课文篇幅较长,两课时讲完。2、 课前预习要到位,教师利用早读完成。3、 课上以默读课文为主,完成学习任务。4、 课文四部分落实教学目标是各有侧重。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教师教给学生方法,重点讲解点拨。教学环节及内容:一、 激趣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谓神通广大,善于变化,特别是他在与妖魔交战情势危急时,从身上拔一撮毫毛,变出小猴助战。这是神话,但今天科学家实现了这一奇迹。其中的诀窍是什么呢?克隆。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

3、《奇妙的克隆》,了解有关的知识。二、 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教师提示,学生说不出的话,教师点拨。边讨论边板书。目标见设计中。三、 课文研读,目标达成。1。默读课文的小标题,完成目标一,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明确:克隆 含义、实验、利弊。2.默读课文第一小标题部分的内容,找出“克隆”的含义。明确:无性繁殖的方式。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举例子,下定义,引用。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有什么效果?明确:浅显,晓畅,有趣。3.默读第二小标题部分的内容,小组讨论作者写了五个实验,按什么顺序?明确:说明研究对象,从鱼类-----两栖类-

4、-----哺乳类,动物的进化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说明的,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故文章用的是逻辑顺序。(板书要点)思考:五个实验,作者三次提到中国的科学家,对此,谈谈你的感受。学生作答即可,答案不是唯一。4.默读第三小标题部分的内容,思考:这一部分第二自然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处理的目的何在?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拨,明确:议论,多利的诞生,产生的影响巨大。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更是科学创新的观点,意义深远。从说明文语言灵活运用的角度,说明的灵活体现在说明与议论的结合。文章写法的灵活。       5.默读第四小标题部分的内容,找出克隆的益处。要求学生抓住

5、关键句子概括。        明确:A、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              B、挽救珍稀动物。              C、对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有作用。        6.文章最后一段一句“科技的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怎样理解?         学生作答即可,答案不是唯一。    四.课后作业:        阅读童第周的科普类的文章;完成习题册的1----5题。    五.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6、 方法     好处        克隆的含义     无性繁殖(方式) 举例子    浅显                                    下定义    晓畅                                         引  用   有趣                克隆的实验     逻辑顺序                        议论   灵活克隆的利弊教学反思:1、课文较长,学生的预习还需教师指导,最好有预习题。2、检测题要注意层次,让学生都有收获。3、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很强,放手还不够,总担

7、心时间不够。4、教师讲的还是多,应精讲,少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