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

ID:5445399

大小:2.07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7-11-16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_第1页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_第2页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_第3页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_第4页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研究的现代取向: 从听课评课走向课堂观察分析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要教得有效要研得到位要训的扎实就必须聚焦课堂和课堂教学。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培训教师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传统听课评课常见的现象与问题重听轻评:该评不评,执教者不知好坏敷衍了事:走过场,只讲好不讲坏,评议虚平淡肤浅:看不出问题,笔记上没写什么,笼统地“不错”或“很差”。有的虽提意见,但多是枝节问题,评议不到位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未根据不同听课目的和课型及学科特点有所侧重

2、参评面窄:事前无具体要求和管理,发言三五人,三两语,无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偏概全:只从一两处就肯定或否定一节课,只描述,无工具深度分析和总体归纳产生问题的原因认识不足:重量不重质,重形式不重内容;缺乏后续的跟踪调查和行为跟进缺乏组织:评课大同小异、结论虚,感性多于理性,无分工及各自任务驱动理念偏差:评课中关注教的行为多,关注学生学情的少,未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专业性弱:存在“研究惰性”,“精细化”程度不足,缺乏利用工具观察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融教学、教研和培训为一体的课堂观察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形式,有利于形成新的教研训合作机制,它

3、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的 视角,创建了 现代教研活动 的新方式。一、课堂观察分析的要义与发展课堂观察与分析的历史课堂观察与分析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代表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于1950年提出的“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其开发了人际互动的12类行为编码,并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贝尔思的研究拉开了比较系统 的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课堂观察与分析根据既定的目的,选取一定的观察维度,针对具体问题,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对课堂的运行状况

4、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分析的意义与作用为教师合理地诠释课堂事件和教学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支撑,促进教师在学习和科研等方面的理性化和专业化,从经验直觉走向科学规范。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观察和被观察,提升了责任感,促进教师尽快掌握教学技能,增进了反省自觉和反省能力。构建了同伴互助新的合作机制。形成了参与成员之间密切合作的教研文化,强化了教师的归属感,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整体质量。二、课堂观察分析的方法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界定特点区别定量观察以结构化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

5、化方式呈现资料●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抽样方法:时间抽样和事件行为抽样在观察前提出问题,然后具体设计指标系统来分析。定性观察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资料以非数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图像、视频等)呈现●依据粗线条的观察提纲,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主要记录方式: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工艺学记录只在搜集大量客观资料后才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常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被重构,时间较长。1.弗兰德斯师生语言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一种编码

6、体系,属于定量的课堂观察方法。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的加以应用,不断地修订,并且影响了很多其他编码体系的设计FIAC是对师生的语言互动进行研究。它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每隔3秒种观察者就依照上述分类中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语言行为的种类的相应的编码,记在表中。课堂的观察和分析主要着眼点教师行为间接影响①接纳学生感觉②赞许学生行为③接受学生主张④问学生问题直接影响⑤讲解⑥给予指示指导或指令⑦批评或维护权威学生行为被动影响⑧回答老师提问或按老师要求表

7、述主动影响⑨主动表达自己观点或向老师提出问题静止无⑩静止或疑惑,暂时停顿或不理解一堂课40分钟划分为800个单位,每三秒为一个单位。并设计成800个空格的数据表1.提问;2.组织讲解;3.评价;4.学生被动说;5.学生主动说;6.思考或练习;7.沉默或混乱行为时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5678………………………………………………………40师生互动的类型和记录-----编码系统-------------阿瑟J.S.里德互动行为的类型观察到的次数百分比间接互动:接纳感受////8%例

8、如:“我知道你们中的一些人感觉不好,可能有些沮丧,不过让我们继续努力”接受或运用学生的观点////7%赞扬/鼓励///////12%提问题///////////21%直接互动:讲授///5%给予指导//////21%批评或证明自己的权威///5%学生讲话:学生讨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