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

ID:54588801

大小:305.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02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_第1页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_第2页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_第3页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_第4页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08半月刊明德讲堂MoralLecture儒家道德的当代价值水文一肖群忠1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中华传统美这就是儒家学说为学修身和治世的三/rJ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条根本原则,也称“三纲”:即为学的首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务在于弘扬我们人性中光明的道德,并用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道德在这种道德去推己及人,亲近影响民众,使中国古代虽然是由各家学派共同创造的,人民日新其德,成为新民,从而达到社会但其核心是儒家。此,我们这一讲要说和人生的至善境界。的主题是儒家道德的当代价

2、值。这三纲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还要通过“八条目”加以贯彻落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儒家学说的核心和重要特点是其崇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德向善特质。儒家学说的一篇纲要性文献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大学》一开始就是这样说的: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于至善。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本文系作者于2014年3月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类全校通选课上的演

3、讲。I中Educad0nC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其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重德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在儒家学说中被精神,义以为上的义利观,天下为公的公称为“八条目”。修身是关键,格物、致私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穷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过程和功夫,达观等等,都是指导我们做人处事的人生而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被看作是修身的目至理。的。儒家这种通过修养自己的道德并通过道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德目体系有一德的推扩来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伦理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孔子学说的中心政治之道,可以说是儒家

4、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礼是中国伦理出现最早的范畴伦理道德不仅是做人、齐家、治国、与德目之一,一般认为孔子对三代(夏商平天下的基础,相较于经济、军事的硬实周)之礼有所损益而继承之,而“仁”是力,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也为儒家所推崇。孔子根据时代的需要和思想资源,所大力提倡的新观念,也使礼由一种外在的文化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传统、制度而变为一种德性。在《论语》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中,实际上也非常重视“孝”这个德目的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日:论述,在《论语》开篇《学而》第二章就“必

5、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有“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论“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述。孔子后学曾子以传孝闻名,他在《孝(论语-颜渊)经》一开篇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正因为儒家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由生也”。而且,孝,作为伦理范畴,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学派,它的这种崇德特早在周初甚至更早就先于“仁”而产生质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也具了,孝在后世民间受到了高度重视,所谓有了鲜明的德性主义特点,崇德向善成为“百善孝为先”这句俚语就表达了民众对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孝德的重视。可见,上述虽然

6、都是儒家后文化塑造人格,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德学对儒家道德的一种研究性解释,但不可精神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否认,孝、仁、礼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伦理与国民性。这种文化精神与文化人格,我范畴和德目。们每一个浸润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人都能从儒家经典的原初论述来看,“三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尚德。以德为达德”的说法早于“五常”的说法。所谓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灵魂。对人“三达德”就是通行天下的三种德性即才,要求德才兼备;对生活,不忘忠厚传知、仁、勇,这三种德性并列连用的说法家,对官员也要求“有德者居之”,贤者

7、在《论语》中虽然已经在《子罕》《宪在位,能者在职。重视道德是儒家与传统问》两篇中各有一见:“子日:君子道者文化的核心与特点。三,我无能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但并未明确以“达德”概念来二、儒家道德的德目体系表述,而是表述为“君子道”,实际上意思是差不多的。在《中庸》中则明确表达儒家道德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为“达德”:“知、仁、勇,三者,天下包括规矩规则与德性品质的要求,其人生之达德也。⋯⋯子日:好学近乎知,力行观、价值观也包括在广义的道德观中,如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362014

8、—08半月刊明德讲堂MoralLecture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信。这种三纲五常的儒家道德规范与德目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这种体系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等人的提倡,经过三达德的说法得到了后代学人及民众实践的东汉官书《白虎通》的确认,成为中国占认同支持。比如清初学者颜元就认为:统治地位的儒家道德的代名词,近代直至五四时期所批判的“纲常名教”也是指“三达德,上白天子,下至庶人,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