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

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

ID:54588886

大小:301.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_第1页
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_第2页
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_第3页
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oi:lO.3969~.issn.1006—2025.2012.08.09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罗拥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要】经济个体的行为选择决定宏现经济态势,农户种粮投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是构成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紧扣这些影响农户种粮投入行为的关键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发农户种粮意愿。【关键词】国家粮食安全微观基础农户种粮投入行为【中图分类号】F3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12)08—0035—04,按照经济学逻辑.如果粮食所蕴含的意义可以全部层出不穷,而

2、且出现了不少高端成果。概括而言,目前许用经济物品的概念覆盖.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市场机制多研究者主要围绕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进口、粮食是有效和稳定的话.那么就基本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储备、粮食需求、粮食价格和国家粮食政策效率等问题进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但是正所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得到了一些深层结论.并据此提出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们的研究目的都直接或间接瞄准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生活资料,它的属性全然已经超脱于经济意义。而在世例如.有关中国粮食生产能力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了界范围

3、内,市场机制的有效和稳定并没有必然的保障.它水土资源数量和质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水平随时有可能在难以预见的未来被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利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中国历年粮食潜在生产能力的益、战争、灾害等等巨大外力摧毁。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一变化情况;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中国未来直在国家的政策文本上.尤其是在大国战略中强调得如粮食产量的预测等等问题研究者目的意在评估和促进此凝重,被看作是与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中国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他们的研究侧重定、经济的持续发展紧然相关的“大事”。‘于构成粮食生产能力的硬性生产条件(包括技术条件),一、国家粮食安全研究

4、文献的一个简要述评但要知道。这些只是满足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再如,对由于问题的高度和特性.国家粮食安全引致了大量粮食进口的研究涉及到了中国进口粮食的必要性:中国研究者的深切关注。在中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的粮食购买力和国际粮食市场上粮食的可获得性:中国占世界的22%.供求的总态势更加凸显了十几亿人口的大量进口粮食对世界粮食价格的影响:适度进口粮食与粮食安全问题.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国内相关的研究文献保证国内粮食安全的关系等问题大部分研究者的目的【收稿日期】2012—06—07【作者简介】罗拥华,男,湖南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是为了支持中

5、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主动适度进口粮食.而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最终会被一个“虚无的整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这些研究没有在多少是“适所欺骗。因为他们所谈论的“国家粮食安全”,并非一个严度”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因为不能事前准确估计中国粮食格意义上的实体概念.又没有将其还原为经济个体的选的缺口。笔者以为,粮食进口只能是国内粮食安全问题严择行为.所以最后提出的政策建议无法瞄准经济个体而重化之后一种被动适应的缓解措施.而并不能从源头上丧失“操作性”消除粮食安全问题至于有些人为了规避粮食生产的资(二)国家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寻求收益最大化目标源和环境代价.主张主动增加粮食进口,用国外粮食生产不尽一

6、致替代国内生产.显然是误解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本质。毋庸置疑.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发展所寻求的宏观还有关于粮食储备、粮食需求、粮食价格、粮食政策战略目标。从构建理性的角度来看,它的构建主体是政等的研究文献在此就不在一一赘述了笔者在此无意引府.但是政府所追求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追求收述某个研究者所得到的具体结论以及他的观点。只是概入最大化目标并不存在必然的一致性.甚至在很大程度括了目前流行的研究主题。从这些主题可以看到.除了一上是相互冲突的些值得商榷的问题之外.研究者偏好从宏观层面切入.并从最简单的道理来讲.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基于一些宏观统计数据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作出研究.有足够

7、的农户愿意种粮.并且发生实际的种粮投入行为屏蔽了宏观经济变量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经济主体——(包括所有与种粮相关的要素投入.由于在目前的技术和农户对于种粮投入的理性或者非理性行为选择。要知道.种植规模下。中国农户种植粮食仍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在笔者看来.农户的种粮投入行为直接构成了国家粮食劳动要素投入是关键).当然还得满足农户有种粮投入能安全的微观基础,但这个问题被许多人忽视了。此外.即力这个条件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民同样具有经济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