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测方案.doc

隧道监测方案.doc

ID:54591118

大小:8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18

隧道监测方案.doc_第1页
隧道监测方案.doc_第2页
隧道监测方案.doc_第3页
隧道监测方案.doc_第4页
隧道监测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监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隧道监控量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地理位置:工程概况:拟建隧道位于,走向基本呈东南~西北西向,为单洞隧道。隧道起讫桩号为K1+870~K2+150,全长280m,设计纵坡为3.0%隧道进口端位于半径R=1500m的圆曲线上,出口位于直线上。。二、地质条件本工程隧道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各土层的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详见本工程勘察报告1、地形地貌隧道位于新安江北岸,工程拟建处钟潭岭属于千里岗系中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稍低。地表植被比较发育,基岩露头零星可见。隧道进口原地面高程在54.0~55.0m左右,隧道出口原地面高程

2、70.0~72.0m左右。2、工程地质条件(1)A区段(K1+730~K1+895m):本区段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54.54~58.0m,覆盖层厚6.75~13.0m,拟建隧道洞身及洞顶以上大部分为覆盖层。表层耕填土厚度1.1~2.5m,下部以②4碎砾石混亚粘土为主,局部夹有亚粘土。②4层以中密状为主,碎砾石主要成分为凝灰岩,粒径1~3cm,偶有大者达20cm,渗透性一般,工程性质一般。基岩岩性主要为弱风化蚀变晶屑玻屑凝灰岩,浅青灰色,紫红色,岩体较破碎,夹有较多破碎夹层。岩芯以碎块状为主,少量柱状、短柱状,为硬质岩。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

3、GD70-2004)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划分,围岩级别属Ⅴ级;建议采用明挖成明洞,边开挖边支护,早成拱。施工应避开雨季,应及时衬砌。(2)B区段(K1+895~1+915m):大致为暗洞进口段,隧道浅埋,节理及破碎带较发育。11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划分,围岩级别属Ⅳ级;建议采用边开挖边支护,早成拱。施工应避开雨季,应及时衬砌。(3)C区段(K1+915~2+020m):该段为山体主要部分,段内跨山脊。南坡坡度28~40°,北坡坡度30°。覆盖土层厚1~7.0m,山脊处基岩裸露。围岩岩性主要为弱~微风化蚀变晶

4、屑玻屑凝灰岩夹弱风化(粉砂质)泥岩段。蚀变玻浅晶屑玻屑凝灰岩,青灰色,紫红色,岩体较破碎,夹有较多破碎夹层。岩芯以碎块状为主,少量柱状、短柱状,为硬质岩。(粉砂质)泥岩岩芯一般呈柱状,短柱状,岩体较完整,节理不发育。江北岸见二组节理:第一组,产状270°∠25°,面较平,平行一组,间距0.4m;第二组,产状60°∠60°,面平直,平行一组,间距1.2m。总计节理密度约3~5条/m。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划分,围岩级别属Ⅲ级;建议采用光面爆破,全断面掘进,遇破碎带处应及时支护。(4)D区段(K2+020~2+

5、046m):本区段地表位于山体北侧坡,高程100.3~114m,呈∠26°坡,覆盖层厚度1.0~1.5m。地表断层迹象不明显。断层产状114°∠80°,断层带宽约6.5m,下盘影响带宽7.2m,上盘影响带约10m。跨隧洞轴线时,桩号大约为K2+030.5~2+039m。带内为硅化角砾岩,钻孔揭露洞身范围内岩芯呈柱状、长柱状,岩体完整。影响带内主要为硅化凝灰岩、碎裂泥岩等构造岩。构造岩均具有质地极坚硬,但节理较发育,洞顶以上岩体发育有陡倾角节理。同时影响带内揭露有挤压破碎带(BZ38孔29.8~31.7m)。岩体弹性波速VP为2.4Km/s,完整性指数

6、KV大约为0.3,围岩级别属Ⅳ级。本区段具围岩变化大的特点,局部围岩坚硬,难以掘进,局部存在破碎带,施工时应注意洞顶掉块和坍塌,应衬砌支护。(5)E区段(K2+046~2+100m):岩层倾角∠25~35°,层面走向与隧道轴线呈80°交角,于隧道稳定有利。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b达60MPa。测定的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为0.69,岩体弹性波速VP为3.6Km/s,岩体的基本质量指标[BQ]为412,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划分,围岩级别属Ⅲ级。建议采用光面爆破,全断面开挖。应衬砌支护。(6)F区段(K2+100

7、~2+130m):隧道浅埋,节理及破碎带较发育,RQD一般小于30%。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对隧道围岩级别进行划分,围岩级别属Ⅲ级;建议采用边开挖边支护,早成拱。11(7)进口桩号K1+780~K1+880m段现状为柑桔地,地形平坦。洞轴线与地形等高线呈约85°相交。若选桩号K1+780m处作出进洞入口,则本区段围岩级别属A区段的Ⅴ级。该类围岩一般不宜采用洞挖,可改为明挖。建议桩号K1+780~K1+905m段采用明洞方式,明洞式洞口可选桩号K1+780,暗洞洞口选择桩号K1+905~1+910m左右。若选择K1+905m作

8、为暗洞隧道入口,最高处边坡高达17m,洞口洞顶以上基岩厚度达10.5m。坡高处须采取一定的临时性支护措施,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