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

ID:54699937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0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_第1页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_第2页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_第3页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睁开你的第三只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睁开你的第三只眼——逆向立意作文思维训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1.学生台前朗诵《母爱似海》。这是一篇以什么内容为主题的文章?母爱,这是什么样的母爱?温暖的母爱。2.推荐学生读《雕》,写的是什么主题?母爱,这是什么样的母爱?残酷的母爱。3.两篇文章同样是在写母爱,哪一篇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一个内容。(出示课题)二、教学过程1.故事一法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里面有茂盛的树林和草地。每到周末,总会有人来到她的林园,他们在树林中摘花,采蘑菇,有的甚至

2、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管家曾让人在林园的四周围上篱笆,后又在林园周围竖起几块写着“私人林园,禁止进入”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于是,管家只好向主人汇报。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拔掉了四周的小木牌,并让管家做了一块大木牌,上面醒目地写上:。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请注意!如果在林园中被蛇咬伤,距此最近的医院有50多公里,驾车也要半个多小时(幻灯片展示)2.故事二1934年,匈牙利的比罗和奥格尔两兄弟发明了圆珠笔,马上风靡全球。但这种笔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当用它写到2万个字左右时,笔上的滚珠由于磨损时常崩出,油墨随之污损书本、弄脏衣服。圆珠笔销量一落千丈。许多国家

3、的圆珠笔厂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力图找到妥善解决办法。但是始终无任何突破。(幻灯片展示)大家的主攻方向是进行滚珠耐磨损研究,希望找到一种能提高滚珠耐磨度的办法。1950年,日本的中田藤三郎一反大多数人的做法,不再在耐磨损上下功夫,而是设法控制笔中的油量,使它刚好在写到15000字左右时油墨用完,从而将笔芯抛弃,这就彻底解决了因磨损而漏油的问题。他把这种笔芯放进自动铅笔套内,制成了“自动圆珠笔”,重新为圆珠笔赢得了信誉。(幻灯片展示)3.提问:这两则故事的主人公在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共同之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幻灯片展示)逆

4、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立意才会有新的意境,发人深省。(1)敢想敢说勇于出新。(学会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破除习惯的思维方式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跳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大胆设想。发前人之未发,化腐朽为神奇,标新立异。)(2)立意严谨积极有益。(立意要经得起推敲,避免表面化、浅层次的思考问题。例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逆向内容从古至今,有理有据,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理论不能算是正确的。)(3)遵从规律避免极端。(逆向求异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或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只有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从一

5、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螳臂挡车”,贬抑螳螂已成共识,你若想褒扬它,想借此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们将难以赞同。)(4)尊重科学,不伤感情。(“逆向”不具普遍性,那些违反科学道理,有悖于人们共识和伤害人感情的“逆向”,都是不可取的。)4.逆向立意能使作文有新意,那么如何才能打开思路呢?我们来做一个反向立意训练。一位农场主请了四位能工巧匠给他家设计一道门,四位工匠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高工匠说:矮工匠说:胖工匠说:瘦工匠说:总结:反其意而用之,从超出常规的角度能另出新意、出奇制胜。(幻灯片展示)5.最近在微信上流传了一个《放羊的和砍柴的》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同学们认

6、为他们会做些什么,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请同学们打开思路,换一个角度写一个片段。(1)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2)如是你学会了放羊技巧,原来羊是这么放的,他学会了砍柴技能,原来柴要这样砍。——三人行必有我师,永远保持空杯的状态(3)他把他买羊的客户介绍给了你,你把你买柴的客户介绍给了他,于是你们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大。——资源整合很重要(4)你们决定合作一起开个烤全羊的店,你的柴烤出来的羊很美味,他的羊纯天然的,几年后你们公司上市。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三、教学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什么是逆向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运用,正是由于逆向思维方

7、法,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常常碰到“卡壳”的现象,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时如果折回来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有时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把这种方法运用于作文中会使我们思路大开,出奇制胜。希望今天的这堂作文思维训练课,能启发你的思路,打开你的第三只眼睛,在作文的写作立意上,找到一条新的大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