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

ID:54708676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0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可能性与公平性》第四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P105--106.例4、例5及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1、了解中位数学习的必要性。2、知道中位数的含义,特别是其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组的中位数。3、区分中位数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4、通过对中位数的学习,体会中为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组的中位数。【教学难点】理解中位数和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运用范围。【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体育课上,五(1)班的同学正在参加掷沙包的比赛。我们一起去看

2、看吧。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从操场上的掷沙包测试开始。五(1)班第3组的同学刚参加了测试,这是他们的比赛成绩,你从这个表中得到哪些信息?二、新课学习1、提问:先估一估他们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多少?(学生估计会在23—25米之间)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第二组的平均数是多少?指名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得27.7为,可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27.7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而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明用平均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那用什么样的数合适呢?2、认识中位数我

3、们可以把找掷沙包的成绩数据进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24.7来代表第三小组的一般水平。这个数还有自己的名称,猜一猜叫什么?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谁能再次回忆咱们是如何找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3、小结平均数、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4、教学例5: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出示数据,问:用什么数来表示这一组的一般水平?(1)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问:我们能从表中

4、直接看出它的中位数吗?调整统计表中的数据位置,按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再求中位数。(3)比较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并说明理由。(因为有5名男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所以用平均数不合适。因此,应该选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的一般水平。)(4)矛盾:当一共有偶数个数据,最中间的数找不到时怎么办?在上面的数据中如果增加杨东的成绩2.94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遇到什么问题?知道如何解答吗?小组讨论。师:当数据中有偶数个数据时,可以将处于中间的那两个数相加,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中位数。那现在同学们计算一下,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是多少?排列大小,独立计算出中位数。1、课内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应根据数据组中各个数据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该组数据比较合适。三、练习:练习二十三1、第1题(1)先估一估他们跳绳的一般水平大约是多少。(2)独立计算平均数和中位数。(3)观察比较是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表示他们的一般水平?师小结:这道题用中位数140来表示该小组跳绳一般水平比较合适。因为平均数是144,而7个人有5个人的成绩低于该数值,所以不合适。(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

6、中一人成绩过高)师:当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表示一般水平比较合适。2、第2题(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核对。(2)讨论:为什么中位数比平均数小?师:如果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严重偏大,则往往会抬高平均数,使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反之,会使平均数小于中位数。另外,如果一部分数据严重偏小,则互相抵消,使平均数逼近中位数。3、第3题(1)不能,因为经理和副经理的工资与职工工资差距悬殊,这就抬高了公司职员的平均水平。(2)普通职工在公司里占绝大多数,所以他们的工资更能代表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这也就是工资统计表的中位数。(3)那爸爸选择哪个公司比较好呢

7、?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第4题。【教学设计】中位数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当数据中有偶数个数据时,处于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中位数的优点: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课堂教学反思】我觉得本课设计最精彩之处在新授前“估一估”的环节。因为学生估计的结果都在25米左右,可实际计算出的平均值却与估计值有较大出入。正是因为这“出入”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去寻找其中的原因,并“创造”出新的统计量。本课教学中学生最精彩的生成之处在于他们主动质疑

8、并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当教学完例4,学生初步了解到中位数的含义及其求法时,立即就有几名学生举手质疑“当有偶数个数据时如何求中位数”。这反映出学生考虑问题全面,也体现出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强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