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

ID:5471219

大小:320.5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7-12-13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_第1页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_第2页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_第3页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_第4页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气血津液辨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辨气血证候,是根据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对照气血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判断疾病中有无气血亏损或运行障碍的证候存在。气血证候的分类:一方面为气血亏虚,属虚证,主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气脱证、血脱证、气陷证、气不固证;另一方面为气血的运行失常,属实证主要有气滞证、血瘀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热证、血寒证。辨气血证候气虚类证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证气脱证四、血瘀证五、血热证六、血寒证气滞类证血虚类证血虚证血脱证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一、二、三、七、气血同病证(一)气虚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元气不足,气的推

2、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器组织的机能减退,以气短、乏力、神疲、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形成气虚证的原因,主要有:久病、重病、劳累过度等,使元气耗伤太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致元气生成匮乏;年老体弱,脏腑机能减退而元气自衰。气虚证临床表现气短声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或有头晕目眩,舌质淡嫩,脉虚------元气不足,推动无力自汗,动则诸症加重。---劳则耗气气虚证的辨证依据病体虚弱,以神疲、乏力、气短、脉虚为主要表现。(二)气陷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

3、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下陷,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气陷多是气虚的发展,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般指脾(中)气的下陷。气陷证临床表现头晕眼花,气短疲乏,形体消瘦,----气虚无力,清阳不升脘腹坠胀感,大便稀溏,或见内脏下垂、脱肛、阴挺等。----气虚无力,气机下陷气陷证的辨证依据体弱而瘦,以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三)气不固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气虚失其固摄之能,以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等不固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气不固证临

4、床表现气短,疲乏,面白,舌淡,脉虚无力;---一般气虚表现或自汗不止;流涎不止----气不固津或妇女出现崩漏,或为滑胎、小产----气不摄血或遗尿,余溺不尽,小便失禁;大便滑脱失禁;或见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肾气不固气不固证的辨证依据病体虚弱,以疲乏、气短、脉虚及自汗或二便、经、精等的不固为主要表现。(四)气脱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元气亏虚己极,急骤外泄,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气脱证可由气虚证、气不固证发展而来;也可以在大汗、大吐、大泻或大失血、出血中风等情况下,出

5、现“气随津脱”、“气随血脱”,或于长期饥饿、极度疲劳、暴邪骤袭等状态下发生。气脱证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汗出不止,口开目合,全身瘫软,神识朦胧,二便失禁,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脉微,舌淡,舌苔白润。-----元气亏虚己极,真气欲脱,则心、肺、脾、肾等脏腑之气皆衰。气脱证的辨证依据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主要表现。(一)血虚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睑、唇、舌色白,脉细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导致血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血液耗损过多,新

6、血未及补充,二是血液生化不足。血虚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眼花、两目干涩-----血液亏虚,头面官窍失养心悸,多梦,健忘,神疲----血液亏虚,心神失养手足发麻,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或经闭,脉细无力等。-----血液亏虚,脉络空虚,冲任失养血虚证的辨证依据病体虚弱,以肌肤粘膜的颜色淡白、脉细为主要表现。(二)血脱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突然大量出血或长期反复出血,血液亡脱,以面色苍白、心悸、脉微或在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导致血脱证的主要原因是突然

7、大量出血,如呕血、便血、崩漏、外伤失血等,也可以因长期失血、血虚进一步发展而成。血脱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舌色枯白,脉微或结代-----血液大量耗失,血脉空虚,失去荣养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血液耗失,心失所养,气随血脱血脱证的辨证依据有大失血、血液严重损失的病史,以面色苍白、脉微或结代为主要表现。气脱证、血脱证、亡阳证、亡阴证,皆属疾病发展到濒危阶段的证候,且常可相互影响而同时存在,诊断时主要是辨别何种亡脱在先。相似:亡阳、血脱、气脱均见面色苍白、脉微;亡阴、亡阳、气脱均有汗出不同:亡阳证以

8、身凉肢厥为特征,亡阴证有身热烦渴的特征,气脱证以气息微弱尤为突出,血脱证有血液大量耗失的病史。(一)气滞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要点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引起气滞证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情志不舒,忧郁悲伤,思虑过度,而致气机郁滞;二、痰饮、瘀血、宿食、蛔虫、砂石等病理物质的阻塞,或阴寒凝滞,湿邪阻碍,外伤络阻等,都能导致气机郁滞;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